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克拉玛依人 > 普通新闻

哈丽丹•阿不都卡德尔:全国人大代表在重油

2016-09-18  

 

“尽最大努力,完成一两个愿望,都是为咱们新疆,为克拉玛依尽一份力。”
 
做一件事,就去尽力做好,这是新疆油田公司重油开发公司油田地质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哈丽丹·阿不都卡德尔的人生信条。
    “作为人大代表压力很大,尤其是在语言上会有一些障碍,有时候会觉得自己头发白了很多,操心的事多,但毕竟自己能力有限……”哈丽丹说,希望自己再年轻10岁,有更丰沛的精力,在自己的本职工作和人大代表履职方面,做得更好。
哈丽丹的童年是在塔城市真理街度过的,那里是一个民风淳朴的多民族大家庭。父母与街坊邻居和睦相处,其乐融融。她和各民族小伙伴们一同嬉戏、成长,大家都能用汉语、哈萨克语、维吾尔语进行日常交流。在她的童年记忆里,有一个她称之为“毛奶奶”的汉族老邻居,毛奶奶经常给哈丽丹送去自家的鸡蛋。逢年过节的时候,哈丽丹也会给毛奶奶送去母亲亲手做的饼干、炸馓子……
来到克拉玛依后,哈里丹虽然远离父母,只身一人,但似乎也找到了童年时期那种大家庭的感觉。工作之初,她在重油开发公司油田地质研究所的管理室,会跟着不同岗位上的师傅,去了解不同性质的工作。当时负责测试的的哈萨克族师傅告诉她:“你要赶紧写个入党申请书,你年轻又是大学生,没准儿哪次换届选举的时候,能选你当个人大代表。”那时候哈丽丹汉语水平不是太好,也不太喜欢写作,并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可谁也不曾想到,当年师傅随意的一句话,多年后竟然成了真。
2002年的一天,哈丽丹作为克拉玛依区人大代表候选人被重油公司公示,当她从同事那里得知这一消息后,惊喜万分。作为一名少数民族党外知识分子,哈丽丹积极上进的工作态度以及良好的群众基础使她最终当选为克拉玛依区第五届人大代表。其后,她又当选为新疆油田公司第二届职工代表、克拉玛依市第十二届人大代表、克拉玛依市第七届政协委员。
2013年,哈丽丹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当时特别开心,但真正冷静下来时,才发现‘全国人大代表’不仅是一种荣耀,而是一种责任。”哈丽丹说,任重而道远,并且克拉玛依只有她一名全国人大代表,这更是让她倍感压力。
20133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预备会议时,哈丽丹和其他全国人大代表一起走进庄严的人民大会堂,这也是她第一次走进人民大会堂。这意味着她作为一名普通的少数民族基层科技工作者,在接下来的十几天时间里,将与2986名各族代表,一起现场听取和审议大会所做的各项工作报告,行使投票、选举国家领导人的神圣使命。她说这让自己感受到了真正的民主。
在哈丽丹看来,2013年仿佛是她的幸运年。39日,中央政治局常委、十二届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参加新疆代表团各项报告的审议,哈丽丹代表新疆代表团为俞正声献上维吾尔族小花帽。虽然做了很多准备,可是等到真正要见到俞正声的时候,她还是不由得紧张。但真正见到俞正声的时候,哈丽丹的心一下子就放下来了。“欢迎您到新疆团,我代表新疆团把新疆人民的心意——维吾尔族小花帽送给您,作为纪念。”哈丽丹为俞正声戴上了帽子,但由于心情过于激动,以至于她忘记了和俞正声握手,这也成为她很遗憾的一件事。
后来,哈丽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有记者问她:“你为什么要送帽子?你送的那个帽子代表什么意思?”她说:“我们送的帽子带了很多麦穗,这代表农民,也是来自老百姓的心意。在我们维吾尔族的文化里面,帽子是头上戴的东西,比头还高,表示尊重。”
20135月,哈丽丹接到一个重要的任务,参加2013年新疆油田公司油藏形势分析总结及典型材料宣讲会的宣讲,和她一起接到这个任务的还有蒋立明。
蒋立明是重油公司最年轻的区块负责人,是哈丽丹的徒弟,也是哈丽丹的民汉结对子对象。他们师徒二人既是工作中的伙伴,也是生活中的搭档。面对汇报材料第一次审核中存在的许多问题,蒋立明出现了消极的情绪,也许是异乡的孤独、工作的压力交织在一起,使得这个80后的大小伙子,几度红了眼眶。这一切被哈丽丹看在眼里,可她明白这个时候言语安慰的力量是微乎其微的。
下班时间已经过去了半个小时,哈丽丹却还在办公室忙着整理群众的来信,归纳意见。此时,距离哈丽丹的孩子参加高考只有一个月时间。这一幕被蒋立明看在眼里。蒋立明想到,师傅每天都要在工作、母亲、人大代表的角色之间忙碌不停,也没有退缩、抱怨过,他觉得自己没有退缩的理由。
一想到师傅在人大会上的从容发言,蒋立明觉得身上有了勇气。最终,他的巡讲取得了成功,这是他第一次面对众多同行的审视。
2014年,也是哈丽丹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的第二年。此时的她,已经被评为高级工程师,在研究所的动态室从事油田开发工作。为了能够给予她更多的时间准备及搜集资料,参加下一年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重油开发公司减轻了哈丽丹·阿不都卡德尔的工作量。
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哈丽丹是全国人大代表,就主动找到她,向她反映情况。
    “我的孩子高考那么多分,为什么还要上预科班……”
    “预科不就是学汉语吗?我的孩子并不需要……”
哈丽丹在大学专业课之前,也读过一年的预科。想到预科对之后的专业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可这些家长为什么这么说呢?她决定自己去做一些详细了解。
哈丽丹通过疆内外许多学校的教师、学生去了解真实情况和孩子们的想法。原来,有些学生在上预科期间的课程安排并不十分合理,有时的课程安排较少,让学生觉得是浪费时间。“最满的是一天4节课,有时整天没课……”一名学生说,一些自制力不好的孩子,就会养成一些不好的习惯,该上专业课的时候,可能就会坐不住。
在会议期间,哈丽丹通过其他代表了解到,内蒙古、青海等地区也有很多少数民族大学生。其中一名代表说:“我们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也上预科班,而且我们汉语用得多,比新疆孩子预科成绩还要好。”对于少数民族大学生来说,预科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后来,哈丽丹通过自治区有关部门了解到,预科不仅仅是要学生学汉语,还要加强学生的文化课、基础课学习,课程安排太多对成绩差的学生不适合,安排太少对成绩好的孩子不适合,所以会有一些高分段的孩子抱怨。
经过一年的调查了解,哈丽丹在2014年提交了建议:取消预科或者根据汉语考试级别,来决定学生读不读预科。在她提出建议后,国家高度重视,迅速组织以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学生们的预科学习情况。调查显示,并不能取消预科制度。新疆地区的义务教育水平普遍比较低,和内地发达地区相比,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
    “预科制度目前已经有一些改进,但是还在进一步的改善中。”哈丽丹说,希望学生们要加强学习,家长也要加强教育,这样才会越来越好。
2015年全国人大代表会议上,新疆团从60名全国人大代表中选出了6名代表在会上发言,哈丽丹就是其中一位。因为排在前面的代表们发言时间过长,导致哈丽丹的发言时间很紧促,只有3分钟。
哈丽丹根据新疆油田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税费方面的建议。因为税费改制造成地方压力的增加,希望国家能够进一步优化税收体制,对于新疆的发展,多给予一些支持。当时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对于哈丽丹的问题作出了回应:“我们这个体制就是税费改革,目前计划到2020年,要全部改,到2021年,肯定税费有一个大的改制,那时候地方的税,该去掉的去掉,可以整合掉的就整合掉。”
张高丽专门对哈丽丹说:“有一年去美国的时候,美国总统奥巴马接见了我,送给了我一个见面礼,我打开一看,里面是一支蜡烛,用石油做的蜡烛,特别精致。我们国家在税制上面也会做大的改革,会给新疆带来一些好的发展机会和政策,你们也要在技术上面多多改进,也像美国,做出来一些好的产品,打开世界市场,把这个转换成自己发展的资金来源。”
哈丽丹说:“真的很荣幸,能够和国家领导人有这样一个互动交流的机会,能真切感受到,国家在关注偏远地区的发展。”张高丽的一席话,也引起了哈丽丹的反思:“作为克拉玛依油田职工,以前只是勤恳地做好自己本职工作,却从未考虑过这些问题。总是惯性向上诉苦,要求解决问题。我们自身也要做努力,我们有自己的化工优势,也许引进一些设备、人才,我们也能做出更好的产品,走向国际市场。”
回到克拉玛依以后,哈丽丹专门到相关单位转达了张高丽的建议。
后来,克拉玛依一位退休干部找到她反映了一个问题:收听不到每天18个小时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维文频道。很多老人喜欢听收音机,特别是每天散步的时候,就希望听到一些新的新闻。
在此之前,哈丽丹没有去了解过这个问题,之后她就去搜集了一些相关资料,并给克拉玛依政协提了这个问题。“后来我才知道,这并不是克拉玛依的问题,克拉玛依没有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维语的频道,需要中央台那边开个频率,还要建一个塔,是一个比较大的工程。”
2014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维文频道邀请哈丽丹等几个少数民族代表接受采访,哈丽丹当时就提了这个问题,电台领导说:“目前我们正在计划做一个新疆的信息工程。”听到这个消息时,她很开心。但是到2016年,依然是每天只有一个小时的转播时间,18个小时还是收不到。当时正值会期,哈丽丹把这个建议正式书面提交上去,并让同样没有开通频率的吐鲁番、塔城的代表也签了名,联名提交了上去。“虽然只是能够让老百姓听到18小时广播,但也算是为老百姓尽自己的一份力。”她说将尽自己最大努力,能完成一两个愿望,都是为咱们新疆,为克拉玛依尽一份力。
通过亲身参加4年的人大会议,哈丽丹对于国内的形势大局有了更多的关注,以及更加全面的了解,不再只是局限于自己的区域范围内。2016年,她还计划提交个人工资税费方面的建议,比如个人所得税,希望能够把新疆地区的基准再提高些,或者按家庭来收。

2016年是哈丽丹作为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最后一年了,她也希望为克拉玛依的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也希望把自己工作的经验,或者人大代表的经验,传授给需要的年轻人,希望能够在他们以后的工作或人生中,发挥作用。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