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克拉玛依人 > 普通新闻

玉山音·艾山:我只是退休了,还是共产党员嘛!

2016-08-15  

玉山音·艾山今年77岁,是位和蔼可亲的老人。退休前任克拉玛依广播电视局副局长。

屋内干净整洁,茶几、沙发、地毯、镂空针织窗帘等由精美的图案和鲜艳的色彩交织而成,整个家庭布置显得大气、明朗,有着浓厚的维吾尔族特色。当然最引人注目的是靠墙立着的一组书架。大部头的维文书籍一排排一组组整齐地摆放着。玉山音·艾山自豪地说:“我和老婆子都看呢!以前看得多,现在眼睛花得厉害,看书少了。”

玉山音·艾山面色红润、中等身材、语气和缓,汉语不是很标准但是很流利。

说起退休后的生活,他满意地笑了:“别看我退休已经20多年了,可一天也没有闲,工作多得很呢!前几年老婆和女儿有意见了,说退休了不好好在家休息,跑东跑西比上班还忙,为啥呢?”

“为啥呢?”玉山音·艾山笑眯眯地自问自答:“因为我只是退休了,还是共产党员嘛!就是这样!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动动口、动动笔、动动手、动动腿,还可以预防老年痴呆呢,就是这样!”他习惯在每句话后强调性地加一句“就是这样。”听上去不仅铿锵有力,而且信心满满。

1955年,玉山音·艾山毕业于乌鲁木齐第二师范学校。当年一共有350名毕业生,除了50人留校,其他300人全部分配到疆内各地当老师。刚满15岁的玉山音·艾山和另外两名同学到当时的新疆石油公司机关工会报到,当了一名工人夜校的文化教员。那时油田机关在乌鲁木齐明园,夜校还没有正规办起来,工作量不饱满,玉山音急了。初生牛犊不怕虎的他闯进一位维吾尔族领导办公室,大着嗓门说,油田正在大开发,自己这么年轻却在机关闲着,坚决要求上前线。领导看着个头还没长起来,身材很瘦弱的玉山音笑着说:“还是个尕娃娃嘛,啥叫前线知道嘛!戈壁滩,没有水、没有草、没有住的房子,你这么小的巴郎能行?”听了这话,玉山音的倔强劲上来了,他梗着脖子回答:“我不是尕娃娃,我是夜校的老师玉山音!”领导拗不过他,只好说:“你先回去,等我们研究一下再说。”

不久,领导通知他到独山子矿区技工学校报到。拿着行李上了卡车,一位维语很流利的汉族女同志拍着他的肩膀说:“巴郎,独山子很艰苦,你还是个孩子,先在明园工作一段时间,等那边条件好一些我来接你。”

1957年,玉山音·艾山终于如愿以偿来到了独山子矿区技工学校。1959年5月,克拉玛依和独山子技工学校合并后,他来到了克拉玛依区,分别在克拉玛依技工学校、克拉玛依市第二小学、克拉玛依市政府文教科工作,1980年10月调到广播电视局任副局长,1994年11月退休。

看简历也就百十来字,可回忆起当年开发油田的艰苦奋斗史,可不是几天几夜能说完的。就从1980年到广电局筹建维语编辑部说起,当时克服的困难就难以想象。没有人、没有设备,办公地点是油田建设初期原苏联专家使用过的一个澡堂,搁现在就叫浴池吧。筹建初期最大的困难是没有人。玉山音·艾山蹬着除了铃不响哪都响的旧自行车,跑基层单位摸底,跑劳资部门要人,找有关领导软磨硬泡。终于,“麾下”有了11位员工。但这11人当中没有一人是学新闻专业的。人员到齐后,玉山音·艾山首先联系了新疆广播电视厅,送这11人分别到编辑、播音、设备维修等专业去培训。从1980年11月培训人员开始,到1982年5月克拉玛依广播电台维语台正式播出,跑了多少路,说了多少话,流了多少汗水,多少次骑着自行车去发射台送录音带,多少次陪着维修人员加夜班维修设备,补过多少次自行车轮胎,玉山音·艾山都记不清了。他只记得正式开播那天,老伴儿把3个女儿都叫回家来,庆祝节日一般围坐在一起,等着他回家吃饭。

1994年11月,玉山音·艾山办理了退休手续。可领导说,工作需要,得返聘一年。玉山音一天假都没请,继续上班。一年后,到退休站报到的玉山音,被选举为市直机关退休站一个党支部的书记,称谓由“玉局长”变成了“玉书记”。

玉山音·艾山丝毫没有懈怠,用老伴儿和女儿的话说,还是每天8小时工作,这一干就是21年。直到2015年9月支部换届,在他一再建议下,才算正式退休。这期间他给自治区和克拉玛依各报刊、电台、电视台投稿、翻译稿件1500余篇,是广电局评出唯一的一位退休职工“优秀通讯报道员”,而且先后多次获得“先进党支部书记”、“先进党务工作者”、“民族团结先进个人”、“百名先进离退休职工”等荣誉称号。他所在的党支部多次被评为先进党支部。2015年4月,玉山音·艾山被评为自治区级“先进离退休职工”,参加了在乌鲁木齐召开的表彰大会,受到张春贤书记和自治区五大领导班子成员的接见。


在老伴儿眼里,玉山音·艾山就是在家闲不住的大忙人。她笑称:“饭做好了都等不到‘玉书记’准时回来吃。我们家的‘玉书记’嘛,退休了比上班还要忙,退休站就是他的第二个家。”老伴儿退休前是新疆石油报社印刷厂的排字工,有文化,爱读书,非常支持玉山音的工作。虽说对他不顾身体只顾工作的做法颇有微词,但还是帮着玉山音给3个女儿做工作:“你们的爸爸说得对,忙一点可以预防老年痴呆症呢!”

在3个女儿眼里,老爸不仅工作繁忙,而且超级认真,有时甚至认真得有些死板。大女儿帕丽旦说:最可笑的一件事是,爸爸在广电局当副局长,那些年几乎每家都有放像机,想让他从电视台借几个录像带看,猜他怎么说?他说:“进了电视台大门朝右拐,第一个房子就是租录像带的,5块钱一盘,自己花钱去租,不要打我的主意!”

小女儿毕业于独山子石油学校,在有线电视台管理放像设备。领导见她汉语不错,想调她做翻译工作。谁也没想到投反对票的竟是玉山音。道理很简单,她不是专科毕业,没有新闻专业文凭,没有汉语言专科文凭,广电局是新闻媒体重要单位,翻译更是重要岗位,关键时候错一句话一个字都不行,我不同意!

小女儿赌气般地开始拼命自学。第一个孩子出生前,她拿下了大专文凭,第二个孩子出生前拿到了本科文凭。两个孩子的妈妈在电视台举办的“学汉语比赛中”取得第二名的好成绩。广电局领导对下属说:整天说人手不够用,这么好的人才就在眼皮底下,为啥没发现!

凭自己的苦学和努力,小女儿当了翻译。玉山音·艾山并没有放弃对女儿的严格要求,每次回家,父亲总要一再提醒:“新闻媒体……”小女儿马上接口道:“是重要岗位,不能有一点点疏忽大意!”

大女儿帕丽旦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在克拉玛依市人民医院眼科当医生。她一口流利标准的汉语,服务态度热情和蔼,许多患者到了眼科指名道姓要找帕丽旦医生。医生这个职业,工作累,责任心强,下了班多一句话都不想说。回到爸爸妈妈家就想放松一下,有时难免发几句牢骚。玉山音·艾山对大女儿说:“你是医生,看病就是职责,找你的人多说明你医术好,大家信任你。苦?累?有50年代我们开发建设克拉玛依的时候苦吗?”帕丽旦苦笑着说:“老爸,我只是发发牢骚,到了单位一样热情地为病号服务呢!”不成想老爸不依不饶地说:“不行,你是老大,你的言行会影响两个妹妹!你要做个好榜样才行。”小妹眨眨眼做个鬼脸道:“大姐,看到了吧?我长期在咱家‘玉局长’的领导下是怎么过的?你就知足吧!”

说起民族团结的话题,玉山音·艾山有点激动,他说:“想当年开发建设克拉玛依的艰苦日子里,不用强调民族团结,大家就团结得一家人一样嘛。最早的居民大院里,8家人住一个院子,有汉族、维吾尔族、回族。娃娃们一起上学一起玩。冬天哪家的父母下班晚了,根本不用担心孩子饿着、冻着,只要有一家邻居的门开着,孩子就不会受委屈。”

老人的回忆很有画面感:一个大院,3个民族,8户人家。玉山音的大女儿和邻居老王家的女儿同龄且同班。工作忙的时候,经常是老王的妻子去给两个女儿开家长会。遇到加班回来太晚,玉山音·艾山的女儿就和老王家的女儿挤在一起睡了。到现在她们都50多岁了,还是姐妹一样的好朋友。玉山音家打馕,院儿里的孩子们循着香味聚在馕坑边等着,热馕出炉了,每个孩子都能得到半个包谷馕。那时候日子苦,打的馕是一点白面掺很多包谷面。日子虽然苦,可是大家很团结、很快乐。想起孩子们满足的笑脸,玉山音到现在还是那么开心。

说起大肆篡改宗教教义,编造异端学说的人,玉山音·艾山掩饰不住内心的愤怒:“有个别坏人心都黑掉了。结婚不让跳舞、唱歌,办丧事不能哭。哎!我问一下,五六十年代生活困难的时候,石油工人饿着肚子打井、采油呢!一个馍馍大家分着吃呢!有谁说过不是清真的不能吃!还有,我最见不得穿黑袍子蒙面纱的人。这根本不是我们维吾尔族的服装。我们喜欢鲜艳的颜色,妇女穿上漂亮裙子,节日和婚礼时唱歌跳舞,这才是我们民族的风俗习惯。我的3个女儿,我的外孙女们都穿得很漂亮,很鲜艳。我从2005年就被选为克拉玛依区人大代表,开会的时候我提建议:不管是政府还是企业单位,对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迹象都要早发现,早介入,早管理。公共场所就是不能叫那些穿长袍子留大胡子的人进!他们的出现影响社会和谐,影响市容市貌,影响我们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就是这样!”

“退休后我当支部书记21年,我们支部开会学习,请党校老师来讲课,都是强调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强调人退了休思想不能退休,强调要教育好子女和家属,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说,不利于团结的事不做。为啥?就因为入党的时候我们宣过誓的。退休了,职工不是了,党员还是嘛!信仰还在嘛!就是这样。”

问起对年轻人有什么希望,玉山音·艾山说:“就是要听党的话,把本职工作干好,不传谣,不信谣,多看书学习。”他把手机往面前一推,加重语气说道:“不要整天玩这个东西!”我笑了,老人也笑了。

玉山音·艾山,一个对工作充满热情和敬业精神的老人。一位在克拉玛依工作生活了近60年的“大忙人”。他说,自己从一个巴郎,成长为一名党员,一个基层干部,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工作,党和人民却给了他太多的荣誉。

只有肯为这片土地付出的人,才能得到丰厚的馈赠。而玉山音得到的这份馈赠,充溢着似水、似铁、似钢的年华。这馈赠是幸福,是沉甸甸的幸福。玉山音·艾山无比珍视这丰厚的馈赠。这馈赠使他无愧于生命、生活,使他终生无悔。
文/刘 军  摄影/蔡朝晖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推荐资讯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