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不等公安
见到张军时,他和同事们因为“6.24”盗窃原油案已经加班了近一个月。由于时间紧、任务重,这一个月中,张军和6名侦查员基本上全睡在单位。随着犯罪嫌疑人逐个落网,他们来不及休息,白天抓进来的嫌疑人白天审,晚上抓住的嫌疑人连夜审,有时一审一天就过去了。就这样,他们也丝毫不敢怠慢,“要是我们动作慢了一点儿,嫌疑人交代的晚了一点儿,未落网的嫌疑人可能会有所警觉,一旦逃窜,这对整个案件的进展极其不利。”张军说。
通过一个多月各个部门之间的通力合作,案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据刑侦支队综合办公室主任王睿介绍,该案由于涉案面广、涉案人员众多(多个盗窃、销赃团伙沆瀣一气),虽已到案10余人,但后续侦查、抓捕工作还在紧张地进行中。从开始接触侦查工作,张军便意识到争分夺秒对破案的重要性,尤其是看到受害人是生活在底层的百姓,他根本坐不住,“有时就是恨得牙痒痒。”
2015年5月30日,公安局接到群众报警:小拐乡一自建平房内有人死亡,接警后,张军立即带领技术人员赶赴现场。现场空气中弥漫的浓烈尸臭味让他立即意识到此次案件的不同寻常。案发现场屋内布置杂乱,翻动迹象明显。死者倒在屋中一堆杂物上,受外界温度影响,尸体表皮已剥脱、蛆虫满布呈现高度腐败的“巨人观”状。通过现场生物物证,专案组员迅速确认了死者身份。
为避免贻误破案时机,张军同专案组连夜开展各项侦查工作。5月31日10时,距离接到报案后的10小时内,专案组快速准确地锁定了有重大作案嫌疑的两名嫌疑人。6月1日17时,刑警支队又在发现尸体附近找到另一具已被掩埋的女尸。在经现场勘查、摸排走访、情报收集等多项侦查工作后,6月5日凌晨,张军同抓捕组在陕西成功将两名犯罪嫌疑人抓获。经审讯,两名犯罪嫌疑人对杀人并盗窃财物的事实供认不讳。至此,“5.31”特大杀人案告一段落,张军一直紧绷的神经才稍稍松懈。
在张军看来,无论是性质恶劣的“杀人案”,还是普通的刑事案件,只要被害人的利益受到侵害,案件就没有大小的区别,他们要做的是加速再加速地破案。前不久刑侦支队接到报案,有一位外来务工的老太太被电信诈骗50多万元,“一查,取款地点在国外,这笔钱要想追回来比大海捞针还难。”这笔钱可能是这位老太太一生的积蓄,一想到这个他就愤愤不平,“这种事情见多了,也麻木不了,心里还是很不舒服。”
电信诈骗属于不接触型犯罪,因为犯罪嫌疑人不会直接在被害人面前进行诈骗,所以被害人警觉性有所降低,加上移动网络的普及和科技的迅速发展,对打击电信网络违法犯罪更是难上加难。2010年5月26日以及8月6日,克拉玛依市先后发生电信诈骗案,受害人被骗人民币112万余元。刚从自治区公安厅打黑行动1号专案回来的张军,顾不上与家人团聚,带领专案组一路追到武汉,经过一系列的排查、蹲守,9月9日抓获“8·6”诈骗案多名嫌疑人。打掉这一涉及全国各地、涉案金额上百万元的诈骗团伙后,他又和专案组赶到深圳,与当地警察展开合作,充分利用多种侦查手段,将两名“5·26”诈骗案嫌疑人抓获。在这一次历时5个月、辗转7省市、行程上万公里的抓捕过程中,他感慨:“真的很不容易。”最终犯罪嫌疑人全部抓获,追缴赃款70余万元。
近几年,新型电信网络诈骗案在克拉玛依发生过多起,并且成多发趋势,这是因为犯罪分子的手段越来越高明,通过更改号码软件等一些高科技手段,使一般百姓很难辨别信息的真假,他再三强调无论是什么样的说辞,决不可盲目相信,无法判断时,请先找警察。
警服的“诱惑”
已经从事刑侦工作16个年头的张军,现任克拉玛依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副支队长,谈起身上穿的警服,他说这算是儿时的梦想成真了。
而他的从警梦想要从他的父亲说起。
张军的父亲是一名监狱警察,在他儿时的回忆中,父亲在生活中是非常不善言辞的,也没有什么特别的爱好,是一个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人,但每当父亲穿上警服的时候,他是打自心底里的仰慕。
儿时的他,经常因为自己的父亲是名警察而感到骄傲,“那种威风凛凛的劲儿,我到现在都记得。”由于父亲工作的特殊性,父子俩并没有过多亲近的机会,“一周才能回来一次,每次待的时间也不长,我们交流的很少。”除了父亲身上的那身警服和很少回家外,他并不能清晰地描述出父亲所从事的工作,但他依旧想要成为像父亲一样穿着警服的人。只是他不知道穿上这身衣服需要付出什么样的努力,也不知道这身衣服到底意味着什么。
父亲工作不在家时,家里就要靠母亲一人承担,母亲的辛苦他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但在他的记忆中,他的母亲却从来没有抱怨过父亲。
张军生于70年代初,80年代和90年代是他那代人最青春热血也是香港警匪电影的鼎盛时期。随着香港电影在内地开始广泛流行,电影中警察与匪徒之间激烈的交战,华丽的爆破场面、激烈的打斗与影片传达的正义感,给他心中的“警察”二字涂上了颜色。不仅是他,很多年轻人凭借一腔热血,开始对警察这个职业产生了无限的向往,他只是其中之一。
高中毕业,成绩不是很理想,他决定不再复读而是选择一所好的专科学校。他思考再三,报考了一所中专警校,主修法律专业。他说报考警校并不是他唯一的选择,他也曾经犹豫过,“我想成为警察,跟我要成为警察完全不是一回事儿。就像你很久之前想得到一件东西,当它就在眼前时你反而不敢轻易就拿起来。”最终他还是收拾了行囊,前往警官学校。 虽然是在上学,但警校实行半军事化管理,与很多刚入学的学生表现出的不习惯相比,张军却对军事化管理感到兴奋,“完全没有不习惯,军事化管理的严肃性,让我感到兴奋,那时总觉得我已经是个警察了。”在两年的学习生活中,除了日常的文化课以外,他对射击、驾驶以及体能训练课充满了兴趣,正是这份好奇心,让他对这些课程保持较高的积极性,练就了扎实的基本功。
1993年,克拉玛依市公安局招收优秀毕业生的消息,让从小生活在南疆的张军选择“北上”。谈起原因他说只是想有份稳定的工作,在哪儿其实不重要。
来到克拉玛依后,迎接他的是为期3到4个月的军训,这短短的几个月,给他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克拉玛依的冬天。在零下39度的严寒天气,训练显得更为艰苦,“早上跑操,晚上紧急集合,在雪地里练习瞄靶,一趴就是一个上午,起来不一会儿,被雪浸透的衣服就冻得硬邦邦的了,是真的冷。” 训练完成后,他成为了一名巡警,每天从天亮走到晚上或是从晚上走到天亮,巡逻的地点以准噶尔路、天山路、友谊路以及蔬菜批发市场等人流较为密集的地方为重点,“排着队,一步一步地走,一处一处地查看。”他说。
在巡警的岗位上干了两年左右,后又被分配到监管系统工作了3年左右,2000年张军被调往刑侦支队,从一名侦查员开始,一直到现在。
都是凡胎肉体
高度紧张和忙碌是刑侦工作的常态,这让当了13年刑警的张军早已习惯,“我们外出工作有时一走就是好几个月,工作是完成了,家里难免就顾不上了。”
他说不仅是自己,凡是从事警察职业的人,都面临着和他一样的境遇,“我们队上一名小伙子,加了一个多月的班,现在媳妇正怀着孕,都没有时间回去看一眼。”
谈起自己的家庭,他满心愧疚,他说平常自己只能把时间和精力用来完成本职工作,但作为警察家属的另一半,不仅要完成自己的工作,还要上敬老、下爱幼,每当想起这个,心里怎么都不是滋味。
他用“了不起的人”来形容自己的爱人。在他的眼中妻子除了有点急脾气,基本上没有什么缺点,仅有的急脾气也在时间的磨合下慢慢变得温和起来。妻子很了解他的工作性质,也能理解他每次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但是偶尔心里委屈向他抱怨的时候,他唯一能做的就是默默地听着,因为他知道她不是无理取闹的人,“最多就是说一些酸我的话,像家对于我来说就是旅馆、每天只当甩手掌柜这一类的。”对于妻子的怨言他非常理解,因为他知道这个家是靠妻子两手支撑起的,“家里有事儿,她一般都不会告诉我,除非是解决不了了,才会联系我。”
除了爱人,他心里还有一处最柔软的地方是留给女儿的。说起女儿,他微微偏着头,一脸的自豪,“钢琴十级,葫芦丝、琵琶、笛子样样都会,英语也很厉害,在很多比赛上都获得名次,总之很厉害。”随后他又笑笑,说这些优秀的成果基本上与他无关,平常都是他的爱人负责孩子的饮食起居,孩子有如今的成绩全靠爱人的教育,让他深刻意识到这一点是因为一次家长会。
女儿还在上小学的时候,张军第一次参加了孩子的家长会,看着女儿喜人的成绩,他很高兴,突然老师让他谈谈平常在学习上教育女儿的心得体会,“我当时一下子就蒙了,因为我什么也不知道,站在讲台上很久,一句话也没说出来。”后来他才知道女儿获得了优秀学生奖,每一位获奖孩子的家长都要上台与其他家长分享教育孩子的心得,他是唯一一位什么都不了解的家长。从那以后不管工作有多忙,他尽量挤出时间和女儿多交流,让女儿感受到他的关心,哪怕只是打个电话。
问起他闲暇时有什么兴趣爱好时,他回答:“在生活上我是一个特别无聊,特别枯燥的人,没有什么爱好。”随后他形容自己,不仅是一个枯燥无聊的人,还是一个懒人。在工作上,张军能连续几天几夜在外蹲守,可以根据犯罪嫌疑人的语言、肢体特点推断他的犯罪心理,但是在生活品质上他并没有什么特别高的追求,他说他只是一个普通人,而普通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平常的工作真的太忙了,好不容易有点时间,对我来说最好的休息方式是让我一动不动躺着,发发呆。对于什么品茶、捡石头、交朋友,我是真的没有那个心思。”他说。
褪不去的是激情
翻开张军的档案,便可知他日夜加班是有回报的:他先后侦破大案、要案24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90余名,为群众追回损失折合人民币达近千万元,曾荣获1次二等功,3次荣获三等功,多次荣获“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全疆优秀人民警察”、“十佳优秀人民警察”等各类荣誉称号。说起这些荣誉,他如数家珍,他说这是对荣誉嘉奖的尊重,更重要的是每个荣誉背后都有太多的故事,而这些故事是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调查走访和审讯中,开始和完结的。
侦破每一个案件的过程都是一场艰辛的战役,用王睿的话说,每接到一个案子,刑侦支队的“号角”就吹响了。她形容张军是个急性子,“一接到案子,他浑身就有用不完的劲儿”,有什么事情就要马上行动,行动就要看到结果,作为队里的主心骨,他的处事方法也影响着身边的人,“现在我们队里的每一个人,没有一个人有拖延症,上头交代了什么事情,马上就会去办,否则一定会挨说。”
刑侦审问不仅是简单地问问题,这是警察与嫌疑人之间的一场心理争夺战,谁最先撑不住,谁就输。对待不同的嫌疑人,就要用不同的方法,这是张军爱琢磨犯罪心理的最大原因。他认为每一个人都有软肋,只要能快速找到,对破案来说是非常有利的。“有一次,一位嫌疑人怎么都不肯说实话,我陪了他20多个小时,陪他聊家庭、聊生活,一起吃饭、一起去卫生间,慢慢地他放下了对我的戒心,才什么都交代了。”张军说。
“我认为,无论想干好哪一个职业,激情是必不可少的。”今年是他参加公安工作的第23年,他说时间过得很快,体力已经大不如前,但唯一没变的就是对待工作的激情。
小时候,他梦想成为像穿着警服的父亲一样,现在他梦想成真,他的桌角摆放着警帽,身上穿着警服。他从小就知道从事警察职业,注定要忽略家庭,但他依然选择这份职业,这难道不是因为热爱。
经常有人会问:这样拼命工作值不值?是的,值不值?这是每一个警察都回避不了的思考。张军曾经无数次地问过自己,“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这么辛苦还要继续坚持,我们的这个职业注定不能像其他职业那样,可以大声谈论,我们的经历也是绝大多数人一生都无法体会的,正是因为这些不为人了解的事情和经历,才正是这个职业的魅力所在,对我来说,答案是肯定的——值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