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幸福,就是看到社区居民都幸福;她的奋斗,就是为了千家万户的幸福。
在奋斗的过程中,她不光要管自己的家,还要管着小区里的千千万万个家。
她就是园丁乐园社区的“管家婆”——刘彩燕。

暖心的“女儿”
“丫头,我明天去伊犁兄弟家了,这是家里的钥匙。”
2017年5月的一天,再吐拉找到刘彩燕,把家中的钥匙交给了她。
再吐拉是乐园社区一位维吾尔族孤寡老人。2001年大年初一,当时在社区担任主任的刘彩燕正在值班,社区保洁员再吐拉来社区给大家拜年。
因为是孤寡老人,社区工作人员平时都会不时给她一些帮助。每年古尔邦节、肉孜节,还会给她送去清油、大米等慰问品,平日里,再吐拉家有啥事,大家也有愿意帮助。为了表达对大家的谢意,再吐拉就赶来给他们拜年。
细心的刘彩燕发现再吐拉面色苍白,虽然脸上带着笑意,却总是时不时紧蹙一下眉头。刘彩燕仔细询问才知道,再吐拉一直腹痛难忍,已经有好几天了。刘彩燕劝再吐拉到医院看病,再吐拉却一再摇头。
刘彩燕知道,再吐拉是担心钱。她二话没说,拦了一辆出租车,硬把再吐拉带到医院检查。经过近两个小时的检查,确诊再吐拉得了穿孔性急性阑尾炎,需要立即手术。
本来就不肯看病的再吐拉,一听要花3000元手术费,吓得直摆手。
穿孔性阑尾炎,再不手术,生命都有危险。可3000元手术费到哪找呢?
刘彩燕想起,孩子过年收了几个压岁钱红包,再凑点,3000元应该有了。刘彩燕给丈夫拨通电话,让他把钱送到医院,给再吐拉垫付了手术费。
钱的难题解决了,可手术前还需要病人家属在手术同意书上签字。再吐拉是一位孤寡老人,刘彩燕只能把再吐拉的亲戚、邻居、朋友们找来商量。
商量了半天,也没有一个人愿意签字。一位亲戚说:“刘主任,你就签吧,你对再吐拉,比我们都亲。”
话是这么说,可刘彩燕心里清楚,签了字,就要承担手术后果,万一手术不成功,咋办呢?可她不签,再吐拉的手术肯定就做不成了。
犹豫再三,刘彩燕在手术同意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近一个小时后,手术顺利成功。刘彩燕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醒来后,再吐拉看到守在身旁的刘彩燕,两行热泪滚了下来。刘彩燕擦掉她的泪安慰道,“手术特别成功,过几天,你就能出院了。”
再吐拉手术住院10天,刘彩燕送饭、喂药、端屎、倒尿无微不至照顾了10天。
同病房的病人看到刘彩燕无微不至的照顾维吾尔族老人,悄悄问刘彩燕:“你们是什么关系呀?”当得知,刘彩燕是一位社区工作者,再吐拉是她所在社区的居民后,病人惊讶地说:“我还真没见过你这样的居委会主任。”
因为这件事,再吐拉就把刘彩燕当成了“丫头”,退休后,她每次外出,都会把家中的钥匙留给刘彩燕。回来时,也总会带些土鸡蛋、羊肉送给“丫头”。

居民的“朋友”
自从刘彩燕帮助了再吐拉后,居民们好像都和她亲近起来,特别是少数民族居民,每次见到她,一定要贴面问候,逢年过节,一定要给刘彩燕送馓子。
晚上十一点,有低保户给她打电话,“我儿子的鞋子丢了一只,明天学都上不了了,主任可得帮帮我。”
刘彩燕只能四处想办法找鞋子,自己儿子的鞋不合适,她就想谁家有差不多大的男孩,于是,一个个挨着打电话。找到了,再给居民送过去。
有居民家里半夜跑水了,邻居一个电话就打到了刘彩燕那,“主任,你得帮帮忙,这家人外出了,到哪找他家钥匙啊?”
刘彩燕只能从被窝里爬起来,赶到现场,一边帮忙打扫,一边四处打电话联系,好不容易找到了房屋钥匙,关掉水闸门,还要把已经严重跑水的房屋打扫干净,回到家里,天已经快亮了。
还有居民常年酗酒。到处借钱、骗钱,然后把钱花在酒上。一次,刘彩燕看到这位居民脚肿得好高,劝他去医院看看,可他根本不当回事。刘彩燕实在看不下去,只能带着他去医院,垫付药费,替他治疗。
还有找工作的、要房子的、办低保的……
从事社区工作20年,刘彩燕自己也记不清到底帮了多少人,到底干了哪些好事,只感慨,岁月催人老,自己从“丫头”熬成了“妈妈”。
热心的“妈妈”
“快吃,这是你最爱吃的鸡肉,多吃点!”
几乎每个节假日,刘彩燕都会把郭碧成从福利院接出来,给她做顿好吃的。每次,看着狼吞虎咽的郭碧成,刘彩燕眼睛都笑成了一条缝。
2014年的一天,刘彩燕入户走访时看到满身油污的小女孩,一了解,小女孩名叫郭碧成,不久前才和养父母一起来到克拉玛依,由于养父去世,养母回家乡时把郭碧成留给没有血缘关系的奶奶。看着眼前瘦瘦小小,面黄肌瘦的郭碧成,刘彩燕一阵心疼。
那时,郭碧成和没有收入的奶奶一起生活,为了维持生计,每天早上天不亮,郭碧成就要外出捡废品。晚上放学后,也要捡到足够量的废品才能回家吃饭。可即便这样,家里的日子依然过得很难。
刘彩燕了解到她家的情况后,就一直关注和帮助她家的生活,除了坚持每周接郭碧成到自己家里好好吃一顿饭以外,还时常上门入户送去大米、清油、蔬菜等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具,还经常给郭碧成洗衣服,帮她整理书包,辅导学习。
2015年夏天,郭碧成的奶奶实在无法照料郭碧成,刘彩燕就成了郭碧成的“妈妈”。替她梳辫子,买漂亮衣服,做可口的饭菜,整个假期带着她一起上下班。没多久,郭碧成脸色也好了,性格也开朗起来。
开学后,郭碧成周一到周五吃住在学校,周五放学后,刘彩燕就接郭碧成回家,给她做可口的饭菜,洗澡、洗衣、辅导学习。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一年。后来,考虑到自己不符合领养孤儿的条件,刘彩燕只好把郭碧成送到了福利院。
如今,刘彩燕时常会去看望郭碧成,给家里的“女儿”送去文具、日用品、衣服等,并从福利院老师那里了解她的学习情况,还会时不时还把她接到家里来改善伙食。
古尔邦节假期时,刘彩燕又一次把郭碧成接到家里,她鼓励已经上初中的郭碧成,一定要好好学习,“新一中离家近,等你考到新一中了,妈妈就每天接送你上下学,中午给你做好吃的。”郭碧成拼命点头,对她来说,时常见到“妈妈”,就是最幸福的事。
清晨一踏进居委会大门,刘彩燕就有一波又一波的居民来访,组织居民活动、调节居民纠纷、写资料填报表、迎接上级检查;晚上要入户宣传国家、自治区、市里的政策方针,了解民情,慰问。
“这里干不了大事,但小事从来没有断过。”刘彩燕说。也正因为此,这个“管家婆”真的很忙,很累!
可是,在刘彩燕的心里,自己虽然忙碌,却是幸福的,因为她有了那么多“亲人”,有了那么多一生都无法割舍的“亲情”,有了那么多可以细细口味的幸福时光。
来源:克拉玛依零距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