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金丝玉”产于中国新疆克拉玛依市乌尔禾魔鬼城方圆100公里的阶地、戈壁滩、沙漠等地域,是非常具有潜力并可供雕琢艺术品的玉石品种,因产于古丝绸之路且玉石为金黄色,内部带萝卜纹而得名“金丝玉”。“金丝玉”主要产于经过河流长距离搬运的次生矿床中。已经过自然分选而形成的“籽料”质地细腻致密,经雕刻后具有很高的观赏、收藏价值,是我国独有的品种,新疆“金丝玉”具备宝石共有的高贵品质。

新疆金丝玉在阿勒泰地区被称做“额河玉”、“额河彩玉”;在克拉玛依被称为“克拉玛依玉”;在塔城地区和布克赛尔县已将其注册为“准噶尔玉”;在北京,它叫“楼兰玉”、“漠玉”;在广州,它被称做“新疆金丝玉”;在石友的口中,它被称做“雅丹玉”、“戈壁玉”、“戈壁彩玉”。

广泛被石友认可的称呼则是“新疆金丝玉”,这种很美的称谓主要在广东等内地叫得很响。他们取名的依据一是从产地到最早使用和发现都和古丝绸之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伊犁地区就出土了1300年前的镶“金丝玉”的金杯器),处于文化底蕴方面的考量,这是最主要的。二是玉里通常有一种金丝状的“棉”,若有若无,宛若金丝,很是鲜艳和美丽,是突出的、有别于其他品种的特点。

如今这种玉种已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价值也越来越高。“金丝玉”当中最高等级的“宝石光”,1克的价格可以被卖到1万元,而在2003年,价格不过是10元左右。即便是比较普通的品种,1克“金丝玉”的价格是500元,而在2003年,1克的价格不过1元。

珠宝鉴定专家欧阳朝霞表示,金丝玉属于石英岩质的玉石。在上亿年的时光中,金丝玉在骤冷骤热的戈壁滩上接受岁月的洗礼,最终成长为非常稳定和优秀的玉石品种。它色彩多样,有红、黄、绿、黑、白……同一种颜色也会呈现不同的层次,外形非常漂亮;同时,它的性质非常稳定,不像黄龙玉会出现“失水”、“失色”的现象,硬度也很强,非常适合被雕琢成各种工艺品。事实上,这些年,海派大师和岭南大师鬼斧神工的工艺水平,确实成为了金丝玉价格飞升的一对“翅膀”。

欧阳朝霞说,她曾经在博物馆见到过一件有着1300年历史的虎柄金杯器,就是用红色的玉髓制成的,和所说的“金丝玉”应该是同一品质的玉石,这说明“金丝玉”的使用历史是非常悠久的,只不过因为楼兰古国的莫名消失,它的使用史被骤然阻断了。又因为戈壁滩自古以来人迹罕至,导致了“金丝玉”长期以来不为人所知罢了。

根据考察和探测,新疆准噶尔盆地是金丝玉的主要出产地。“金丝玉”主要裸露分布于克拉玛依等地区,其中以克拉玛依“魔鬼城”以西地区的戈壁滩出产最为著名。“魔鬼城”周围方圆100公里内的品质最佳、产量最大。

2003年前,你去彩石滩,一个人一天捡1000斤“金丝玉”完全不成问题,而现在你一天可能连1斤也捡不到,更不要说高级别的“宝石光”。在这样的情况下,“金丝玉”的价格大幅提升也就不奇怪了。
金丝玉的鉴定特点。金丝玉具备上好的玉材才具有的“六德”:细、结、温、润、凝、腻。
细:就是质地细密,指石分子的颗粒极小,如婴儿之肤,上等的金丝玉石内除了萝卜纹,没有一丁点杂质。
结:就是玉石结构紧密,光泽好,入手有滑感。
温:是指如玉之蕴,有宝气,亲其外表即以人相亲。
润:是指如石内生泉,在手心里握一会,石头就布满细小的水珠,有如露之欲滴。
凝:就是凝云,有一种通灵感,石凝云即如半透明的冻状。
腻:是指肌里油溢,用手稍微捧玩一会,就像往外冒油一样,如油之欲滴。
来源:金丝玉liv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