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克拉玛依快讯

党员团员冲在前——风城油田作业区春季上产劳动竞赛小记

2025-05-14  

  新疆石油报通讯员 肖艺

  5月12日,风城油田作业区“大干120天,日产上7600吨”春季上产劳动竞赛正如火如荼进行。该作业区党员干部以支部为基础,组建攻坚队,带头亮身份、比贡献、作表率,主动承担生产中的急难险重任务。

攻坚队齐心

  自劳动竞赛启动以来,风城油田作业区的3个常规稠油采油站成立了攻坚队,80名攻坚队员深入重32、重18井区现场,强化精细油井管理,抓好油井的调参、挂抽等日常挖潜工作。他们以井口温度、压力为参考指标,对自喷井进行调控,确保井口压力达到规定参数后及时挂抽生产,有效避免了卡泵等影响油井生产效率的情况,共计实施调参、碰泵等措施200井次以上,为老井的持续生产打下了坚实基础。

  风城采油一站采油六班班长唐首羽作为攻坚队的核心成员,带领团队全力治理产量波动井。他们通过深入分析原因,调整油井生产制度,安排碰泵憋压、扫线等一系列挖潜工作,确保油井恢复至最佳生产状态。

  蔡伟作为风城采油二站的攻坚队员工,将工作重心放在班组问题井的排查上,逐井排查油井的产油水平,紧密跟踪问题井的排液及压力,提前做好交接井及各类准备工作,以提高待修井的上修速率,减少修井对产量的影响。他所在的攻坚队在5月12日顺利完成了16口问题井的摸查工作及6口井的注汽工作,同时成功实施了10口井的挖潜措施。

“领头雁”垂范

  风城油田作业区充分发挥党员干部“领头雁”作用,让党员成为生产建设的排头兵和工作一线的主力军。

  攻坚队党员李荣辉所在的班组管辖着常规稠油老区重18井区,面临较大的产量压力和生产困难。他将班组成员分为三个小组,明确责任,实行“捆绑式”作战和“株连式”奖惩机制。通过加强巡检频次,确保每天巡井人员巡查两遍、大班人员再巡查两遍、作为班长的李荣辉再巡查两遍。不仅如此,他还利用手机生产移动APP实时关注班组每口井的温度和压力,确保问题井一出现就能迅速应急处置,为原油的稳定上产夯实基础。

借科技助力

  风城油田作业区还组建了由地质、工艺、采油等多个专业组成的联合攻坚队,积极发挥科技在上产中的作用。

  通过搭建生产指挥中心管理平台,实施动态监测全覆盖,实时监测油压、套压、产液量等参数,确保油井生产参数、设备状态、作业进度“三屏联动”,有效解决了自喷井生产控制不当导致的产量波动等难题。同时,该作业区油田地质研究所的攻坚队员为一线班组的生产难题提供技术支持,确保油井持续高效生产。

责任编辑:屈斌
本期编辑:吕梦婵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