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疆石油报通讯员 赵雪洁
在准噶尔盆地沙湾凹陷的油气勘探历程上,2025年注定将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风险探井团探1井在二叠系上乌尔禾组试油喜获高产油气流,标志着沙湾凹陷深层油气勘探取得重大突破。
联合攻坚
立体勘探破解地质谜题
团探1井重大油气发现的背后,活跃着一支以“80后”“90后”为核心的青年科研突击队。他们以扎实的专业素养攻克技术难关,凭借满腔热血坚守勘探一线,用青春与智慧在沙湾凹陷书写新时代找油故事。
团探1井钻探工程启动伊始,勘探开发研究院地球物理研究所沙湾凹陷研究中心就组建了由构造地质、储层预测、开发工程等多学科联动的攻关组。在项目关键阶段,团队成员在会议室,将地质图件铺展开探讨邻井试油情况、在电脑前研判数据模型与现场动态……攻关组默契配合、同甘共苦。
3月15日,晨曦还未完全越过办公楼方厅的玻璃幕墙,沙湾凹陷研究中心办公区已亮起成排的日光灯,攻关组成员已开始忙碌。岳喜伟的工位双面环屏,显示器排列着不同井的地震剖面图;陈亮的工位已经被改造成临时的资料站,他正马不停蹄地编制团探1井的试油专报材料;背后的邓高山正在为石炭系下一轮井位汇报材料与副所长胡婷婷和徐倩博士进行讨论;对面工位区张洁面前的储层物性对比资料正在实时更新;油藏总监李静正带着赵雪洁对汇报材料所需的剖面图逐一细化……
窗外树枝微颤,如呢喃细语,该中心主任余海涛刚结束与西北分院的视频会议,推开办公室门时,猝不及防撞碎了一室黑暗——摇曳的烛光从办公桌拼成的临时蛋糕台升起,岩性符号的巧克力牌在奶油地形图上勾勒出中拐凸起构造轮廓。
“团探1试油高产,是对我们团队付出最大的肯定,这便是最好的生日礼物。”余海涛扶了扶泛油的眼镜,荧幕蓝光映出他眼下的青灰,办公室又回归地质人的日常节奏。余海涛的保温杯与年轻同事的咖啡罐碰在一起,窗外春雨渐密,而室内争论声愈发清晰——他们正在攻坚储层预测难题,数据库的检索光标跳动着,像一盏永不熄灭的生日烛火。
技术集成
多学科协同锻造利器
目前,沙湾凹陷勘探已进入攻坚新阶段,站在油气勘探的关键节点,面对砂体展布预测的世界级难题,余海涛牵头组建了跨学科攻关组。他们集成地震反演、沉积模拟、成藏动态分析等关键技术,创新构建“构造—沉积—成藏”三位一体评价体系。从理论认识的突破到勘探技术的创新,从井位设计的精雕细琢到现场实施的全程把控,每个环节都凝结着科研人员的心血。
随着征探1井又钻遇20余米厚油层,三维地震处理揭示出更大范围的有利砂体,这支年轻的科研劲旅正在书写中国陆相油气勘探的新篇章。

责任编辑:沙露 本期编辑:腊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