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访惠聚

回眸2017 | 其实不想走 其实我想留

2018-01-25  

真心留驻美丽乡村

  听到我们工作队队员全部都要继续驻村的消息时,我反而是松了一口气。这驻村的三百多个日日夜夜,我从当初的“文弱书生”到现在的“土著农民”,一年下来收获很多,我越来越挂牵这些村里人和农家事。回想2017年还有一些计划和梦想未完全实现……这下好了,继续干下去,继续完成对村民们的承诺。

1.jpg

1

真情留下来 热线热起来

  刚刚驻村时,我曾深深困扰,“人生地不熟,怎样打开工作局面?”、“作为驻村工作队队长,怎样干好驻村工作?”、“我们该怎么干,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随着驻村工作的不断深入和开展,我们一步一个脚印,饱含真情慢慢走进了村民的心里,赢得了村民们的信任,我的手机自然也成了村民24小时服务热线。

  村里的路灯年久失修、线路老化、不亮堂,部分路灯已变成了“瞎子路灯”。2017年,我们投入了50万元用于路灯的亮化,实现查干草村所有主街道路灯全覆盖,彻底解决了村民夜间出行的安全隐患。在安装完路灯后,村民阿孜古力·嘎子说的一句话让我印象特别深刻,“有你们这支懂乡音、解乡情、亲乡邻的干部留在我们身边,心里踏实多了。”一盏盏灯亮起来了,越来越多的乡亲们对我们的认可和肯定,使我更加懂得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性。

2.jpg

  一年来,我带领驻村工作队员们脱下“西装”换“农装”,不怕脏苦累,遇见重活就帮一把,遇到纠纷劝一劝,遇到事情勤跑腿。我们协调多部门联动共同解决建设完成道路硬化和亮化工程、水利设施的维修、药浴池的建设、果树病虫害的防治、支援村民秋收、帮助修缮院墙、改造取暖火炉、送医送药入村等,共计梳理收集日常困难、就业增收、政策咨询等民生诉求问题90件,目前解决86件,其余4件正在协调解决,惠及农户211户。我们成了村民的知心人,和村民结下了不解之缘,驻村工作越干越起劲了。

3.jpg

2

方法留下来 致富有门道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们不再依靠以往老旧的输血式扶贫模式,而是积极向村民传授技术、转变思想,帮助村民掌握致富技能,充分发挥“催化剂”作用,带领基层群众加快脱贫致富步伐。

4.jpg

  我们为帮助村上发展,,把服务村企作为壮大村集体经济的重要手段,指导建立各项管理制度,协助乌尔禾镇成立了克拉玛依市阿拉德生态开发有限公司,从前期洽谈到合作落地,采取“公司+村集体+小农户”模式,帮助完成项目对接。

5.jpg

  针对村居家庭院落空间空间大,瞅准投入少、风险小、见效快的庭院经济,充分集合闲散家庭剩余劳力,大力发展庭院经济,争取做到足不出户为村民的增收拓宽致富渠道,将村民各自的“一亩三分地”变成各具特色的“聚宝盆”。一方面购菜苗、蔬果苗免费向村民发放,帮助60岁以上的独居老人清理院子、翻地、打理菜苗果苗,保证老人也能够吃上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另一方面利用农牧民夜校,通过邀请专家谈、深入田间地头、牛羊圈舍实地讲的方式,集中对种养殖、动物疫病防控、果药喷洒、测土施肥、养殖防疫、果树修剪与管理等方面开展培训。如今庭院种养殖已形成不小的规模,特色养殖迅猛发展起来,我们在这里“驻”出了情感,“帮”出了实效。

3

全员留下来 驻村在路上

  自驻村以来,我挨家挨户走访,与村民坐在一起拉家常,田间地头、家里路上,哪里方便哪里谈。渐渐地与乡亲们熟悉了起来,大家都愿意和我些说掏心窝子的话。一个月下来,我走访了全村211户村民,2本厚厚的民情笔记本记满了村民们的心声,我也更加清晰地掌握了村情。2018年,我们驻村工作队员全部留下来,因为这里有难忘的乡音和浓郁的乡情,有可爱的村民,这里也有让我们梦想生根开花的土壤。

6.jpg

  说起“我们村”,亲切而自然。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我们村是以蒙古族为主的特色村寨,2018年,我们将打造土尔扈特部落民俗文化原生态展演等“庭院式特色蒙古民俗文化旅游体验区”,以文化小康支撑全面小康,以景点为载体,以文化为灵魂,以体验为特色,打造文旅新村,并以新修订的村规民约为依托,利用助农致富咨询服务站、绿色网吧、农牧民夜校、文化站、法治文化长廊等阵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将“走家串户吃酒宴”变为时尚流行的“精神盛宴”。我们将积极探索“农牧业强起来、村景美起来、村民富起来”的新路径,不怕难事、不躲乱事、勇担大事、立足成事,带领村民踏上建设美丽乡村新征程。

7.jpg

  (乌尔禾区发改委驻查干草村工作队 张文学 供稿)

心会跟爱一起留

  “你们是不是马上就要走了,能不能别走。”12月19日,在“访惠聚”年底考核的当天,准东矿区第五社区的居民阿山·亚森来到驻准东第五社区工作队办公室,难掩泪水地说道。

  和阿山·亚森一样有着沉重心情的还有很多居民,他们以为考核结束了,工作队就要离开了。尽管工作队向居民解释暂时还不走,可居民们还是控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和感伤。

1

感谢你们来

  居民姜桂英说:“这一年工作队为我们付出了太多,他们在我老伴多次生病住院期间接送我们,我们俩没有孩子,平时,他们会时不时来家里看看,感觉就跟自己的孩子一样。”

8.jpg

  “以前,社区没有健身器材,我们锻炼主要是散步,现在,家门口安装了健身器材,我们锻炼的方式多样化了,也更方便了,”居民吴娣琴表示,工作队为社区安装了10套健身器材,居民们都很高兴。

  “工作队走到家门口,听我们的想法,为我们解决实际的困难,虽然都是些小问题,但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居民巴哈古力·黑力力说,工作队来了后,生活变得踏实了、舒心了。

9.jpg

  一年来,工作队共解决了房屋漏水、缺少休闲桌椅、健身器材、鸽舍扰民等问题98起;成立了制衣合作社、准噶尔馕、花溪苑小夜市等3个经济合作组织,共吸纳28人就业,极大地改善了这些家庭的生活条件;组织了 “民族团结一家亲·诺鲁孜节共同庆”、“热爱伟大祖国·共建美好家园”签名、 “爱国长跑”、“民族团结一家亲”故事会等活动,社区的凝聚力得到了增强。

10.jpg

2

感恩有你们

  一直以来,工作队在积极主动解决居民困难的同时,还耐心细致地向居民宣讲党的恩情、惠民政策和社会变化等,引导各族居民感恩党、听党话、跟党走。联点单位为社区安装的三套电视收看系统,方便了居民及时收看“访惠聚”公益宣传片《让祖国的新疆更美好》、《天山誓言》等系列片、十九大开幕式等重要视频,通过一件件实事好事,各族居民深切地感受到了祖国大家庭的温暖以及工作队的真心和关心,居民们不仅为工作队送来了丝巾、小花帽、食品等表示感谢,部分居民还以实际行动开始回报党和国家的恩情。

11.jpg

  “感谢工作队和社区帮我申请了低保,感谢党和政府,让我和孩子的生活有了保障。”因为感恩党,五区社区居民李海鹰主动要求发挥自身的双语优势,在社区进行宣讲。她说,要用自身的经历让更多的居民知道党的惠民政策,让更多的人感恩党,珍惜幸福生活。

  端午节期间,居民阿不都卡德尔·吾马尔自购食材,在活动现场为居民们做了一锅美味的抓饭。他说,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希望各族居民同吃一碗饭,更加团结一心,坚定不移地维护好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

  “感恩党和国家,给了我们这么美好的生活,返校后我要勤奋学习,努力做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大学生。”在参加了第五社区组织的准东地区返乡大学生大型文艺集体演出、赴油田一线参观、全国四个100“最佳志愿服务项目”— 沙尼汗居家养老点参观后,第五社区返乡大学生临时团支部书记菲罗热·亚克夫表示自己深受感染。

  国庆节当天,居民卡热·尕依提夫妇送来一副用玻璃钻一颗一颗贴出来的五代伟人的钻石画,以此来表达对伟大祖国的热爱,对祖国母亲生日的祝福。

3

心儿一直在一起

  寒冬腊月,准东矿区经历了前所未有的两次停暖,影响到近2万居民过冬。工作队和各支力量并肩奋战,准噶尔馕老板托儿洪江·托乎提和老党员热合曼·提依甫分别为抗寒保暖在准东一线的各方兄弟们送去了热乎乎的羊肉汤、馕和抓饭,以此来表达心中满怀的感激和敬佩之情。

12.jpg

  近一年来,在准东采油厂领导的鼎力支持下,在“访惠聚”驻村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的正确指导下,在广大社区居民的共同努力下,准东第五社区获得了克拉玛依市“十佳升国旗宣讲示范点”荣誉称号,成为了准东地区创业带动就业的样板社区和首个无违建鸽舍社区。

  回顾近一年的工作,工作队长庞海龙说,有欢乐,有喜悦,有困惑,有无奈,但更多的是收获与回报。如今,居民们已经把工作队当成了亲人,愿意向工作队诉说各种心情和困难,工作队很开心,也很感动。

  “今后,不管遇到任何困难,随时都可以找我们,这一年,和你们交下的深厚感情是不会变的。”庞海龙表示,工作队的心将永远和居民在一起。

  (准东采油厂驻准东矿区第五社区工作队 龙沙沙 供稿)

来源:红色小油泡

微信图片_20171212180023.jpg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推荐资讯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