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独山子区驻国营牧场工作队结合辖区偏、远、散的特殊区情,把宣传十九大、入户走访、政策宣讲、民族团结宣传教育等结合起来,制定“‘四个一’入山大走访”工作机制,对辖区33平方公里内的16处放牧点和牧民居住点进行深入走访。
01

一、开展一次面对面宣讲。
工作队以“入山大走访”为载体,面对面开展十九大精神、民族团结、九项惠民政策等内容宣讲,营造了良好的宣传氛围。灵活运用宣讲形式,在各放牧点用便携设备巡回播放爱国主义题材的影片,主动抓好文化、科技、卫生、法律、爱国爱教知识的宣传,将党的声音传递到最远一家人;充分发挥“草根宣讲员”作用,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加大政策和法律法规宣传,提高群众知晓率,提升牧民群众对党的感恩之情,引导大家感恩党中央、感恩伟大祖国,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截至目前,开展宣传活动70余场次,群众参与率达95%以上。
02

二、讲好一个故事。
在“入山大走访”过程中注重民族团结宣传教育,讲好民族团结故事。工作队把国营牧场民族团结的真实故事向牧民群众进行宣讲,把近年来各民族团结互助,共同建设国营牧场的感人故事呈现在牧民群众眼前。例如,上一届牧场少数民族领导班子与联点单位汉族同志一同团结协作、艰苦奋斗,通水通电、建设养殖基地时的感人事迹向牧民群众宣讲,让牧民群众看到民族团结的丰硕成果和骄人成绩。加深各民族间的理解与尊重,营造各民族之间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稳定的氛围。
03

三、发放一张联系卡。
由于山区交通不便,距城区较远,牧民群众的急事、难事很难在第一时间得到处理,工作队精心制作双语“联系卡”,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联系卡”印有工作队干部姓名、族别、职务、联系方式及“访惠聚”工作八项工作任务,在入山走访的同时,积极向牧民发放便民联系卡,搭建工作队和牧民群众及时沟通交流的平台,通过“便民联系卡”及时倾听群众呼声,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目前,所有牧民群众均已收到便民联系卡,牧民通过便民联系卡,拨打电话求助15人次,工作队办结实事好事17件。
04

四、开展一次融情活动。
工作队深入牧民炕头、羊圈牛棚,与牧民唠家常、谈变化、询问生产状况、收集群众困难诉求和意见建议。共同参与生产活动,利用联点单位职能优势,解决生产发展当中疫病防治、饲养技术、接羔育幼等问题,指导牧民群众发展生产。自3月以来,工作队参与畜牧生产活动12次,开展救治活动5次,帮助牧民挽回损失5万余元。在传统节日和重要时间节点,如肉孜节、季节转场前进行慰问帮扶活动,突出现代文化引领,真情真意服务好辖区群众。截至本月,“入山大走访”活动收集困难诉求37条,解决24条,问题反馈率达100%。民族团结宣讲45次,受教育群众200余人次。
“入山大走访”工作机制作为立足牧区实际情况开展“访惠聚”工作的一个有力抓手,国营牧场工作队将长期坚持、完善和发展“入山大走访”工作机制,推动国营牧场“访惠聚”工作向纵深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