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你能帮我学汉语吗?
“我是克拉玛依双语教育的受益者。大学毕业后,我考入国家正部级单位,拥有了北京户口。可是,我选择了回家,我要回来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为家乡的发展效力。语言是交流的工具,国家立法保护少数民族语言文化,可我们不能只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汉语是我国的通用语言,也是我国科技、文化、经济等主要信息的载体,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升,汉语已逐步成为国际通用语言,在经济全球化、科技飞速发展、知识更替日新月异的当今,不学汉语就无法适应现代化工作的需要和智慧生活方式,不学汉语就无法走向世界。”这是驻红山社区工作队队长阿巴斯的授课开场白,也是各社区居民要求工作队开办汉语学习班的原因。
01

“阿卡,我想像你一样,什么都会……太厉害了。”
“好啊,晚上让妈妈带你来上课,我教你。”
克拉玛依区财政局驻红山社区工作队队长阿巴斯在听到小男孩的要求后,萌生了开办汉语培训班的想法。他和工作队队员商量后,决定在每周五晚上10点举办汉语培训夜校。开班仪式上,他以自己的成长经历告诉大家学习双语的重要。

第一节课由队长阿巴斯授课,课上他与居民互动,让学习形式更加生动;课下他给来学习的居民布置作业,巩固学习效果。培训过程中,工作队队员认真指导居民,规范汉字书写、正确拼读词语、用词语造句。通过手把手的教,心连心的谈,在学习过程中加深了感情。课后,居民反映强烈,大家纷纷表示要继续学好汉语,在生活中用好汉语。
02

“他们这几个小伙子都是油漆工人,最想知道的就是各种油漆颜色怎么说。”课后,阿老师给驻城西古北社区工作队队长、社区主任汇报着学员们的学习需求。
经过几周的入户宣传和准备,城西古北社区汉语培训班试开课。工作队邀请了克拉玛依区妇联副主席阿依古力·木沙右甫为社区迫切想学习汉语的10位少数民族年轻人授课。这次来参加培训的年轻人里有四个是油漆工,他们现在最想学习的是颜色的读法和写法。阿老师的第一堂课就这样定下了主题。课堂上,每一位学员都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在本子上一笔一划地写着所学内容。
“我们几个都不会说汉语,平时就没办法和别人交流,颜色也都不会说,刷房子都是和户主比划,到处找相近的颜色指给户主看,经常耽误生意。工作队组织的这个培训真是太及时了!”年轻的油漆工小伙的在课后激动地和工作队说。
03

“我叫艾力……我来自克拉玛依……”晚上十点,东彩居委会的二楼传来了阵阵朗读声,这是驻东彩社区工作队在组织辖区居民学习汉语。
学习以口语应用开始,先是日常问候语,工作队队员海尔尼沙·吾甫尔一字一句地教,“学员”们一字一句地学,大家仿佛又回到了学生时代。
04

“热孜万老师,我要跟您学汉语!”
这天晚上,驻永红社区工作队队员热孜万接待了一名想学习汉语的居民。她叫热孜亚,23岁,目前在家待业,听说工作队为辖区餐厅上门送学,她十分羡慕。主动来到社区,找到工作队提出学习要求,希望能得到帮助。得知这一情况后,工作队队员魏晓桐拉着热孜亚的手说:”我也想学维语,我们结成双语学习对子,一起学习吧?”热孜亚用不太流利地说:“太好了,我们一起结伴学习。”从此,永红社区的办公室里就出现了这么一对互学互助的姐妹花。
05

“我参加了上次的培训班,这次工作队没通知我,但我自己听说又举办了一期就自己来参加了。上一次的培训,我真的感觉到对我的帮助很大,但是当时我的汉语水平有限,有些内容没有听得特别明白。”从霍城来克打工的伊力亚尔主动找到工作队要求参加油北社区第二期法律、双语知识培训班。
这期培训班为期10天,将采用专题教授、案例教学、经验交流等教学方式,为大家讲授有关法律知识、克拉玛依发展历程及632发展目标、克拉玛依惠民政策、社会保障、汉语日常用语等内容。培训采取“人对人、面对面、心贴心”等方式进行,力求做到到人管用有效,帮助“学员”们成为知法、懂法、守法的合格公民,帮他们尽快融入克拉玛依城市生活,懂得保护自己的权益,更好地服务社会。
06

“我汉语不太会,过来学习很好,谢谢。”居住在前进社区的艾山江·热依木用还不太熟练地汉语表达着自己的感谢。
她是工作队第三期双语教育培训的学员。工作队设计课程时选择了学员们最为关心的“就医日常用语”,吐鲁洪江、帕尔哈提两位老师详细讲解了人体主要器官的汉语表达以及基本的就医沟通用语。课后,学员们依旧坐在座位上认真复习,学会了这些词语,看病时再也不会因为表达不清而犯难了。
07

这天,在居民区的院子里,围站着20多个人,工作队队员多力坤·艾合买提在白板上一笔一划地写下“天、地、人、你、我、他”几个字。
为了方便做生意的居民参加学习,工作队带着黑板和笔,在社区院子里露天开办起了培训班。

“楼下有工作队教汉语呢!”短短10多分钟,消息就扩散开来,大家拿着本子和笔快步来到楼下,居民们有的趴在墙上,有的趴在凳子上,还有的趴在别人的背上,一笔一划地学写着黑板上的字。
下课后,几位居民拉着工作队队员的手问:“这种学习方式,对我们有很大的帮助,你们什么时候还来呢?”居民们地热情超出预想,双语学习,不仅能帮助大家更好地适应社会,也拉近了工作队和居民们的关系,成为打开心扉真诚面对的一把钥匙。
08

“bo、po......请大家看我的嘴型、听我的发音,跟我一起读......”夜幕降临,芳草家园社区活动室内灯火通明,汉语夜校正在进行。工作队副队长居来提·托合提正讲解着拼音表,通过难易搭配的方式教授汉语声母、韵母及声调发音。
为打破语言障碍造成的就业瓶颈,促进就业,工作队利用每周二、四的晚上为居民们义务辅导教授汉语。授课以最基础的汉语拼音、日常用语为主,通过教学,使大家能利用汉语表达自己的态度、见解,培养大家多多分析评判能力,提高大家的就业能力。学习中,大家互动交流,不时地对话,引来了阵阵掌声和欢笑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