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餐桌折射大文明。近年来,我市积极推动文明餐桌行动,让“光盘行动”“公筷公勺”“拒绝浪费”成为文明新“食”尚,努力让文明餐桌走进千家万户。
8月5日,记者走进我市一家餐饮店。正是午餐时间,就餐客人逐渐增多,但是并未出现喧闹嘈杂的现象。记者看到,每张餐桌都摆放着公筷公勺,客人就餐完后桌面也没有剩余饭菜。
市民徐女士说:“我觉得绝大部分市民现在已经养成了按照食量进行点餐,吃不完之后打包带走这样一种习惯了,甚至我现在都觉得如果说桌子上还有剩饭的话,都觉得很不好意思,基本上都已经把这个光盘行动当做一种意识,把它变成一种行动。”
市民张女士说:“环境首先都比那个原来做餐的时候要卫生非常多,而且这些菜上都会给放上公勺公筷,孩子们现在也都会自觉也能自主地去使用公筷。没有人大声喧哗,也没有小朋友到处去跑闹,我觉得这就是咱们城市的一个进步,一个文明的发展。”
市民史女士说:“农民伯伯很辛苦,我们不能浪费粮食。锹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餐饮店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在餐饮服务更注重科学合理设计菜单,供应“小份饭菜”,不误导消费者超量点餐,提供打包便利,同时做到“一菜一筷、一汤一勺”,理性消费,节俭消费。
餐饮店负责人表示:“提醒或者建议客人不需要点多,因为我们现在提倡节约嘛,现在客人对这个节约的意识也是很强的,一般吃不完之后都会进行打包。”
市民姜女士说:“以前咱们吃饭都是想的面子,要这个大菜,要点那个菜,但是现在不是了,现在是大家以吃好为主,以光盘为主。”
积极引导广大市民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社会氛围,弘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才能形成文明健康的社会风尚,这也是我们创城路上永恒不变的主旋律。
广电全媒体记者:满吉 凯尤木江 本期编辑:栾荏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