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克拉玛依快讯

一部展现油城历史的史诗——访音乐剧《石油脊梁》编剧赵大鸣、总导演谢佳骆

2025-09-18  

  克拉玛依融媒记者 吕青 阿里甫江·卡德尔 通讯员 王思
  10月29日,大型原创音乐剧《石油脊梁》将在我市进行公演。该剧是我市为深入推进文化润疆工作,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文艺精品而推出的重点剧目。
  该剧历经近两年的精心创作与排演,将再现克拉玛依油田从无到有的波澜壮阔历程,唱响几代石油人为国奉献的颂歌。

大型原创音乐剧《石油脊梁》编剧赵大鸣(右)、总导演谢佳骆(左)。克拉玛依融媒记者 阿里甫江•卡德尔 摄
  近日,记者采访了该剧编剧赵大鸣与总导演谢佳骆,深入了解了该剧的创作历程。

用当代审美重构石油叙事

  “‘石油脊梁’这个名称极为贴切,它是由克拉玛依本地的艺术家、文学家和诗人共同构思出来的。”赵大鸣介绍,克拉玛依对艺术家们而言,有着强大的吸引力。这部剧要展现的是克拉玛依油田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创业至今的波澜壮阔的历史,凸显其在中国工业发展进程中所发挥的脊梁作用。
  该剧创作团队起初曾考虑以组歌形式呈现作品,但经过调研发现,组歌存在两方面局限:其一,它并非当下最热门的艺术形式;其二,演出需要80至100人的演员阵容,推广难度较大。
  经深入讨论,创作团队最终决定采用音乐剧形式。
  “音乐剧不仅融合了组歌叙述历史、气势恢宏的特色,还将音乐、文学与剧情巧妙结合,适合让年轻观众了解这段历史。”赵大鸣表示,“我们希望借助这一艺术形式,表达对老一辈石油人的崇敬之情,传承石油精神。”
  这一创作策略,折射出主创团队对当代观众审美需求的深入思考。
  “文艺作品不应说教,而是要让观众逐步产生兴趣、受到感染,直至最终为之折服。这是艺术欣赏的基本规律,亦是当代叙事艺术应遵循的审美路径。” 赵大鸣说。

石油精神本质是“人的精神”

  谢佳骆回忆了2023年首次来克拉玛依采风的经历。从深圳飞抵西北,当飞机徐徐降落在克拉玛依时,西北地区地理与人文环境与南方的显著差异给她带来了强烈的情感冲击。
  “这种于荒芜之中绽放生机的景象,让人刹那间领略到人与自然共生的雄浑壮美。”她说,最令她热泪盈眶的,是站在百里油区观景平台之上俯瞰整个百里油区,目睹一代代石油人在这片土地上缔造的奇迹。
  “那一刻,我真正理解了什么是‘工业史诗’,什么是‘共和国血脉’。”谢佳骆说,这些景象让她第一次强烈地感受到能源安全作为国家发展基石的分量,“这是一种难以言喻的踏实与自豪。”
  在随后数月的深度走访中,谢佳骆带领团队扎根一线,与“油一代”“油二代”甚至“油三代”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她感慨地说:“我们走访了众多石油人,他们的奉献精神传承不息。当面与他们沟通交流后,我才切实感受到这种真实存在的伟大的奉献精神。”
  “我们要传递的精神,是一代代石油人所彰显的精神品格。”谢佳骆着重强调道,“从早期拓荒的‘油一代’,到如今依旧坚守岗位的每一位建设者,他们奉献的不仅是石油,更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信仰与坚实助力。

让硬核题材“燃”起来

  创作过程中,该剧团队尤为注重艺术性与专业性的融合。
  “剧目中蕴含了很多专业内容,”谢佳骆介绍说,“像泥浆不能停、拉纤绳不能停等细节,都是编创组进驻油田,与石油工人一同精心打磨出来的。”
  《石油脊梁》在注重历史真实感和叙事厚重感的同时,有机整合了多种当代舞台表现语汇。比如运用多媒体投影技术和动态灯光设计,营造沉浸式视觉场景,精准重现石油钻井喷涌的紧张时刻;借助合唱与群舞编排,把钻井等集体生产劳动升华为富有仪式性和诗意的舞台动作,赋予工业流程强烈的舞蹈美学与象征意义。
  “我们不想一味说教或刻意煽情,而是希望借助真诚的艺术呈现,使观众自发地受到感染、产生触动。”赵大鸣介绍说,剧中不仅重现了石油工人工作的专业场景,还细致刻画了石油人的生活细节与情感世界,比如一封饱含深情的家书、一次珍贵的团聚、一场在戈壁滩上举办的浪漫婚礼等。
  谢佳骆在创作中格外注重通过细腻的人物刻画来实现情感传达,她表示:“石油工人不应被简单归结为‘艰苦奋斗’的抽象符号,而应是有着丰富情感深度和独特生命故事的真实个体。他们拥有对家庭的爱、个人的理想以及生活中的幽默。只有在人物塑造方面达成真实性与立体感,行业精神和时代价值才能拥有有效的情感载体与审美依托。”

打造一座城的文化新名片

  谢佳骆和赵大鸣都认为,《石油脊梁》的价值远非一部音乐剧作品所能衡量,它更是对中国工业文化与石油精神的系统梳理和审美重构。该作品以深厚的历史积淀和富有情感的叙事为基础,展现出打造跨媒介、可持续文化IP的强大潜力,具备从舞台作品跃升为文化符号的内在潜力。
  谢佳骆从文化衍生与在地体验的角度提出了更多设想:“一部剧的成功往往能够带动众多文创周边产业的发展。若剧目能成功激发观众对石油工业文化的兴趣,后续可拓展教育研学、主题文旅、短视频内容矩阵以及实景沉浸式剧场等衍生形态。”谢佳骆说,她期望《石油脊梁》能成为一个契机,吸引人们走进克拉玛依,感受“从地下涌动的力量”。
  “当前国内文艺市场上,工业题材的作品较为匮乏,尤其是在石油领域。克拉玛依油田作为新中国勘探开发的第一个大油田,既肩负着责任,也具备实力打造一部能够流传后世的精品之作。” 赵大鸣认为,该剧有望成为克拉玛依的文化新名片,随着克拉玛依知名度的提升,人们会更渴望了解这座城市,进而促进旅游业的繁荣发展。
  他表示,希望《石油脊梁》有机会走向更广阔的舞台,与全国观众见面。

责任编辑:陈晓丹
本期编辑:杨艺佩杉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