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克拉玛依日报讯(克拉玛依融媒记者 郭雪梅 通讯员 钟娇珑)“既有专业职称傍身,又有技能等级认证,现在干事创业更有底气了!”近日,在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任教的向丽老师通过高职教师中级职称进行申报,拿到了高级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像这样通过专业职称跨级别申报高级工及以上技能等级的专业技术人才,目前我市已有18人。他们来自教育、人力资源、工程技术等多个领域,通过“双通道”申报实现“一才双证”,成为人才评价改革的直接受益者。
以往,专业技术人才与技能人才的职业发展路径缺乏贯通渠道,专业技术人员若想获取技能等级证书,需从初级工开始逐级考取高级别证书,职业发展存在壁垒。
今年以来,市人社局聚焦人才发展痛点,大力推进专业技术人才与高技能人才职业发展贯通改革,打破“专业技术”与“技能实操”之间的评价壁垒,积极搭建人才成长“立交桥”,有效激活了人才资源活力,为产业升级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这一改革在教育领域率先显现成效。13名高职和高校教师凭借在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心理学、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等专业领域的深厚积淀,主动申报并成功获得职业培训师、创业指导师等相关技能等级证书,成为全市跨界人才发展的“先行群体”。“他们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书匠’,而是成长为兼具理论高度与实践能力的新时代复合型教育工作者。”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种转变既精准回应了职业教育对“双师型”教师的迫切需求,也彰显了个人主动拓展职业边界、适应社会发展的积极姿态。
改革的顺利推进离不开政策的支撑。根据国家相关政策规定,取得符合专业对应关系的初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累计从事相关职业工作满1年者,可申报高级工职业技能认定;取得符合专业对应关系的中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累计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满1年,可申报技师职业技能认定。这一制度设计从根本上打通了专业技术人才与高技能人才的职业转换和发展通道。
企业作为用人主体,对“双证人才”的需求尤为迫切。克拉玛依市永升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人力资源相关工作负责人颜鹏坦言:“目前企业虽有‘双证人才’,但均为职业发展贯通政策实施前考取,技能等级多处于初级工、中级工阶段。我们对既懂理论又擅实操的复合型高技能人才需求十分强烈,在技术改造、工艺优化等关键环节,这类人才既能发挥不可替代的支撑作用,也能更高效地带领团队实现技术突破。”该负责人表示,企业期待通过政策引导与自主培养相结合的方式,未来逐步建立起“双证人才”梯队,让人才增值带动企业增效的良性循环,成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新优势。
“推进职称与技能等级衔接,本质是打破人才发展的身份壁垒,让‘理论型’人才懂实践、‘技能型’人才有理论,实现真正的人尽其才。”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负责人说,“这项工作是我市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推动人才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的关键举措。”
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完善“双证”衔接的服务保障机制,强化政策落地跟踪指导,搭建校企人才联合培养平台,健全人才激励配套机制,推动更多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实现“双向奔赴”,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和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责任编辑:陈丽
本期编辑:王丽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