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克拉玛依快讯

提升营养素养,健康饮食从儿童抓起——访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医师汪正园博士

2025-09-08  

  克拉玛依融媒记者 杨艺佩杉 通讯员 张世显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我国6—17岁的青少年儿童超重肥胖率已接近20%。如何从饮食入手,为孩子的健康体重保驾护航?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医师汪正园博士针对家长和学校普遍关心的学生营养问题,提供了专业、实用的建议。
  记者:如何让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汪正园: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应有意识地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营养健康观念,逐步提升孩子的健康素养。随着孩子对健康营养认知的加深,他们会更主动地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逐渐理解饮食不仅是为了满足口腹之欲,更是维系身体健康的重要方式。
  记者:家长在准备幼儿饮食时常见误区有哪些?您有哪些建议?
  汪正园:现在经济条件普遍较好,家长常陷入一种误区,认为贵的食物就是好的。其实,饮食更应注重搭配,不是肉吃得多就一定好,蔬菜也不应被忽视。另一个常见误区是家长对“挑食”行为的过度焦虑。实际上,挑食通常是指孩子排斥某一整类食物,而不仅仅是不喜欢吃某几种。家长无需过度担忧孩子拒绝食用某些特定食物,例如胡萝卜、洋葱等。通过提供多样化且均衡的膳食选择,完全能够帮助孩子获取全面的营养。
  记者:在食材保鲜和营养保留方面,有哪些是需要学校和家长特别关注的重点?
  汪正园:学校和家长都应定期检查食材,比如蔬菜出现腐烂部分要及时清除,否则微生物可能污染其他部分,易引发食源性疾病。此外,动物性食品冷冻时间建议不超过3—6个月,现在物资获取方便,应尽量现买现吃,减少囤货。
  记者:学龄前儿童养成良好饮食习惯应注意哪些方面?
  汪正园:幼儿园阶段是味觉发育的关键期,在饮食中应避免提供过咸、过甜或过辣等口味突出的食物,防止孩子对某一味觉产生依赖,导致偏食。同时,重口味饮食容易使孩子养成对高糖、高油、高盐食物的依赖,因此,家长应当以身作则,率先养成清淡健康的饮食习惯,为孩子树立良好榜样。
  记者:对于学龄儿童的体育运动,您有哪些建议?
  汪正园:结合克拉玛依的冬季气候特点,建议学校在寒冷季节适当增加室内体育活动,满足学生体育锻炼需求。同时,由于冬季日照时间缩短,可能导致儿童维生素D合成不足,影响钙的吸收及骨骼健康,建议在专业指导下酌情补充维生素D。
  记者:学校为学生提供营养配餐的核心标准是什么?
  汪正园:根据国家标准《学生餐营养指南》(WT/554-2017)的要求,学校配餐应在科学性与可行性相结合的基础上,首先保证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三大营养素供给充足、比例合理。考虑到学校通常只提供一餐,对于午餐中可能摄入不足的营养素(如钙、铁等),可借助健康教育引导家庭在日常膳食中予以补充。同时,学校应主动公示带量食谱,帮助家长清晰了解学生在校用餐情况,促进家庭饮食与学校餐食有效互补,共同助力学生实现全面均衡的营养目标。

责任编辑:陈晓丹
本期编辑:腊洁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