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疆石油报讯(通讯员 许洁)截至8月27日,采油一厂在红一5井区八道湾油藏组和红一4井区齐古组油藏通过实施“一注多采”开发方式,分别累计增油2557吨和2003吨,单井平均增油20吨,标志着该厂稠油开发在吞吐后期转型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效。
“一注多采”是指通过在井组内持续对中心井注汽,驱使井间剩余油定向移动至生产井,从而提高采收率。该技术是吞吐后期转蒸汽驱开发的关键过渡手段。采油一厂红一4和红一5区块经过长期蒸汽吞吐,已逼近采收极限,剩余油动用难度大,亟需转变开发方式。
为避免直接转蒸汽驱面临高投入和高风险,采油一厂选择以“一注多采”作为试验手段,重点摸索注汽参数与井网优化等关键数据,为全面推进蒸汽驱提供依据。实施以来,区块热连通性显著改善,井口温度由34摄氏度上升至41摄氏度,形成有效热场扩展。
针对部分井组出现的“有采无注”或“有注无采”等问题,技术团队实施差异化调整:对前者补射采油井段强化对应关系,对后者则通过增注或封堵无效井以优化注采结构,同时对汽窜严重层段实施封堵,降低无效耗汽。
红一5区块表现尤为突出,一、二线井日产量分别由26吨、11吨提高至43吨和34吨,实施区高峰期日增油达40吨。目前见效生产井60口,见反应井65口,为下步蒸汽驱打下坚实基础。该区块预计于9月正式转入蒸汽驱开发。
红一4区块因注汽井配钻需暂停周边作业,目前处于调整阶段,但其前期亦实现显著增油,高峰期日增油20.6吨,见效持续51天。
目前,该厂正根据更新的地质认识持续优化开发策略,注汽调控精度较早期大幅提升。下一步将重点跟踪红一5蒸汽驱前参数稳定性,并完善红一4区块后续方案,进一步探索高温化学调剖等技术,持续提升稠油开发效果。
“‘一注多采’的成功实践,不仅为两区块的持续高效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撑,也为同类稠油油藏转型创新积累了重要经验。”采油一厂相关负责人说。

责任编辑:姜蕾
本期编辑:何沐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