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克拉玛依融媒记者 张悦 通讯员 吕露雪
今年上半年,我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多项关键指标实现“优级”突破:环境空气优良天数比例达90.6%,PM2.5平均浓度稳定在29微克/立方米,重污染天数保持“零记录”;重点监测河流断面水质优良比例、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均为100%,土壤环境质量整体处于安全(清洁级)水平,为全市高质量发展筑牢生态屏障。

克拉玛依市中心,各类楼宇被绿色包围,蓝天下,曾经的戈壁小城蜕变成如今的生态宜居之城。(克拉玛依日报资料图)
今年以来,市生态环境局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问题导向、综合施策、压实责任”为核心,持续深化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推动生态环境治理效能稳步提升。
协同减污降碳
筑牢“清新防线”
聚焦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市生态环境局全力推动《克拉玛依市大气污染防治三年(2023—2025年)攻坚方案》《2025年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实施方案》落地落细。通过实施大气减污降碳协同增效、重污染天气联合应对、VOCs(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深度治理、氮氧化物污染治理提升等6项重点行动,细化推进27项核心任务、64项具体措施,构建全链条治气体系。
同时,该局强化企业环保帮扶指导,一方面通过技术培训、现场督导等方式,提升企业污染治理能力与环境管理水平;另一方面鼓励辖区5家重点企业开展环保绩效分级“保B创A”,推动企业从“达标排放”向“优质排放”升级。此外,该局已指导全市8家重点排放单位完成2024年度温室气体排放报告,为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夯实数据基础。
全流程严监管
守护“清水绿岸”
在水环境治理方面,市生态环境局以“水源安全、水质达标”为底线,构建从“源头到龙头”的全链条监管体系。持续巩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成果,定期开展水源地安全隐患排查,完成的2025年度地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状况评估获评“优秀”;严格落实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综合治理,强化对涉水重点排污单位、城镇(园区)污水处理厂的常态化监管,确保污水达标排放。
针对入河(湖)排污口这一关键环节,该局持续推进排查整治与动态监管,通过“查、测、溯、治”闭环管理,从源头削减入河污染负荷,推动全市重点河流、湖库水质稳定向好,实现 “清水绿岸”的治理目标。
风险严控+危废兜底
守好“大地安全”
在土壤与固废管理方面,市生态环境局聚焦建设用地安全利用,上半年完成4个地块的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评审,结果均符合安全利用要求;同步完成全市所有已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地块的矢量数据自查,为建设用地审批提供精准环保依据。
在农村生态治理方面,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100%,无农村黑臭水体,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危险废物管理更实现“全流程闭环”:全市危废产生及经营单位申报备案率100%,新增1家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后,全市危废处置能力提升至475.145万吨,完全满足辖区危险废物处置需求,有效防范固废污染风险。
“下一步,市生态环境局将持续推进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全面落实《关于全面推进美丽新疆建设的实施意见》,确保各项生态环保任务落地见效。”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说,同时,该局将加大生态环境法律法规、标准条例的宣传解读力度,推动形成“人人关心环保、人人支持环保、人人参与环保”的社会共治氛围,为建设美丽克拉玛依持续发力。

责任编辑:景璐
本期编辑:何沐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