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克拉玛依快讯

评论 | 向管理要效益用突破谋发展

2025-08-06  

●武海丽

  面对被喻为“磨刀石里榨油”的陆相页岩油开发难题,新疆油田以理念革新为先导,用管理创新破解了资源禀赋差、技术门槛高、开发成本大的三重挑战,不仅实现年产量突破百万吨,更建立起可复制的陆相页岩油开发新标准。其探索实践,为各行各业破解发展瓶颈提供了宝贵启示——

  管理创新的核心在于打破壁垒、凝聚合力。吉木萨尔页岩油开发之初,面临着10余个业务板块统筹难、跨专业协同效率低的困境。新疆油田创新构建“一全六化”管理体系,以全生命周期管理为主线,将勘探开发、科研生产等六大领域纳入一体化统筹。特别是成立由主要领导挂帅的页岩油专班,整合13个部门多专业力量,变直线式管理为矩阵式协同,让决策靠前、问题现场解决。针对棘手的套变问题,专班牵头组建产学研攻关联盟,联合高校、科研机构协同作战,最终使套变井占比降低70%。这种“攥指成拳”的管理智慧,打破了传统组织架构的条块分割,证明越是复杂的系统工程,越需要通过管理创新实现资源最优配置。

  市场化机制是激活效益的关键引擎。如何将技术突破转化为生产力?新疆油田给出的答案是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从“日费制”到“米费制”的结算方式变革,从以有效钻遇率为核心的考核标准重构,再到“1+N”服务模式引入竞争机制,一系列市场化举措形成“鲶鱼效应”,倒逼承包商改进技术、提升效率。2021年,吉庆油田作业区(吉木萨尔页岩油项目经理部)单井总投资下降48.9%,最短完钻工期刷新至21.67天,压裂施工实现“未丢一米一簇”。这充分说明,管理创新既要“看得见的手”科学引导,更要“看不见的手”释放活力,通过机制设计让效率与效益同向提升。

  绿色与智能是管理升级的时代坐标。在示范区,“大井丛”布井使单井占地大幅减少,返排液循环体系年节约清水超100万立方米,油气生产物联网实现“百人百万吨”的高效开发。这些实践将绿色发展、智能转型嵌入管理全流程,既降低了单位产值能耗,又提升了生产效率。当环保指标成为全生命周期考核的硬约束,当实时数据采集替代人工巡检,管理便不再是简单的成本控制,而是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能。

  吉木萨尔页岩油的开发实践,撕开了“资源决定论”的认知误区。在油气勘探开发领域,人们曾认为资源禀赋决定开发效益,但新疆油田用管理创新证明:即使是“磨刀石”里的石油,也能通过科学管理实现规模效益开发。这种突破,本质上是用管理创新弥补资源短板,用系统思维破解技术瓶颈,用机制改革激发内生动力。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期,许多行业面临着成本压力加大、效率提升放缓的挑战。吉木萨尔页岩油的经验启示我们:效益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仅依赖技术突破,更需要向管理要潜力、要空间、要动力。从打破部门壁垒到引入市场机制,从绿色转型到智能升级,管理创新的每一步深入,都是对发展质量的一次提升。唯有将管理创新贯穿发展全过程,才能在复杂环境中开辟新路径,在激烈竞争中赢得主动权。

责任编辑:景璐
本期编辑:杨艺佩杉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