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克拉玛依快讯

克拉玛依市疾控专家详解布病、包虫病、疟疾防控要点

2025-07-25  

  克拉玛依融媒记者 张冰 通讯员 陈胜
  新疆是人畜共患病的高发省份,为帮助市民科学认识并预防相关疾病,克拉玛依融媒记者专访了市疾控中心慢性传染病防制科专家石峰,就布鲁氏菌病、包虫病、疟疾三大重点疾病相关问题进行解答。

布鲁氏菌病:俗称“懒汉病”,不只牧民需防范

  记者:什么是“布病”?它为何会被民间称为“懒汉病”?
  石峰: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这种病在新疆、青海等农牧区较为常见。因患者常出现乏力、关节疼痛等“懒散”症状,因此还被叫作“懒汉病”。
  记者:您提到这是人畜共患病,那么布病具体的传播途径有哪些呢?
  石峰:
布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三种:首先是直接接触传播,这是最主要的传播方式。比如牧民在接羔、兽医在助产时,如果接触了病畜的流产胎儿、胎盘、阴道分泌物等,又没有做好防护,就很容易感染。其次是消化道传播,食用未煮熟的牛羊肉或未经消毒的奶制品。第三种是呼吸道传播,这种情况相对少见。
  记者:哪些人群感染风险比较高?市民应该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属于高危人群?
  石峰:
从我们的流行病学调查来看,高风险人群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职业暴露人群,包括牧民、兽医、屠宰场工人、畜产品加工人员等;第二类是经常食用高风险食品的人群,比如长期饮用生鲜奶、未熟牛羊肉的人群。
  记者:感染布病会有哪些症状?市民该如何早期识别?
  石峰:
布病的临床表现具有一定特点,我们称之为“布病三联征”:第一个是发热,典型表现为波状热,也就是体温像波浪一样起伏,高热几天后下降几天,如此反复;第二个是大汗,特别是夜间盗汗非常严重,有些患者描述“能把被子湿透”;第三个是关节疼痛,以大关节为主,比如膝关节、髋关节等。此外,患者还会感到明显乏力。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尤其是有牲畜接触史或生食牛羊肉史的人群,要高度警惕,及时就医。
  记者:在诊治方面,我市有哪些具体的措施和方案?
  石峰:
在诊断方面,我市综合医疗机构可以提供筛查服务,由市疾控中心负责确诊。在治疗方面,我们严格遵循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布鲁氏菌病诊疗方案》,对成人患者首选多西环素联合利福平的标准方案,疗程至少6周。
  记者:市民应该如何预防布病?
  石峰:
第一,职业防护。牧民、兽医等工作时要穿戴好防护装备,特别是接羔、助产时要戴手套、口罩,工作后要及时消毒。第二,饮食安全。坚决不喝生奶,奶制品必须经过巴氏消毒或煮沸。牛羊肉要彻底煮熟,吃火锅时要确保肉片完全涮熟,不要追求所谓的“鲜嫩口感”。第三,卫生习惯。接触牲畜后要用肥皂和流动水彻底洗手。第四,定期筛查。从事牛羊养殖、肉奶类制品加工及生产等高风险职业人群至少每年需做一次血清学检测。

包虫病:“虫癌”隐匿,狗是主要传染源

  记者:春夏也是包虫病高发期,这种被大家称为“虫癌”的传染病有多危险?
  石峰:
包虫病又称棘球蚴病,是由细粒棘球绦虫的幼虫引起的疾病。这种病的特点是潜伏期特别长,可达5—10年,早期往往没有任何症状,等发现时通常已经造成严重的器官损害。
  记者:这种疾病是如何传播的?市民日常生活中的哪些行为可能存在风险?
  石峰 :
包虫病的传播链比较特殊。狗是最终宿主,虫卵随狗粪排出后会污染环境;羊、牛等家畜是中间宿主,尤其是绵羊。绵羊有高度的易感性,在重流行地区绵羊的患病率可达90% 以上;人也是中间宿主。
  主要的传播途径包括:直接接触感染犬只后不洗手,食用被虫卵污染的蔬菜、水果,比如生吃没有洗净的青菜;饮用被污染的水源;儿童玩耍时接触被污染的土壤后不洗手等。
  记者:哪些人群最容易感染?感染后会有哪些症状表现?
  石峰:
易感染人群是牧民及其家庭成员,饲养宠物犬并有投喂动物脏器习惯的家庭成员,特别是儿童。症状主要取决于包囊生长的部位,肝包虫病最常见,表现为右上腹隐痛、消化不良;肺包虫病会出现慢性咳嗽、胸痛;脑包虫病虽然不常见,但最危险,可能导致癫痫发作、肢体瘫痪等严重后果。
  记者:预防包虫病,市民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石峰:
第一,控制传染源。定期给家犬驱虫,每月一次,使用吡喹酮等药物。第二,切断传播途径。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做到饭前便后洗手,特别是儿童;蔬菜水果要彻底清洗。

疟疾:输入性风险需警惕,归国发热要筛查

  记者:虽然我国已经消除疟疾,为什么我们还要继续重视这项工作?
  石峰:
虽然我国在2021年获得了世卫组织无疟疾认证,实现了本土疟疾零病例的目标,但全球疟疾流行形势依然严峻。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报告,2023年全球疟疾病例达2.63亿例,死亡约59.7万例,主要分布在非洲、东南亚等地。我市有部分企业员工仍在上述国家工作,输入性疟疾风险持续存在。我们必须保持高度警惕,严防疟疾重新传播。
  记者:疟疾的主要传播途径是什么?
  石峰:
疟疾主要通过雌性按蚊叮咬传播。在我市需关注的是在疫区患病返乡的职工通过其他途径传播:一是输血传播,虽然发生率低但后果严重;二是母婴传播;三是极少数情况下通过共用注射器传播。
  记者:感染疟疾后会有哪些特征性表现?市民该如何识别?
  石峰:
典型的疟疾发作呈现周期性特点,分为三个阶段:先是寒战期,患者畏寒发抖,持续1—2小时;接着是发热期,体温可迅速升至40℃以上,伴有头痛、恶心等症状;最后是出汗期,大汗淋漓后体温骤降。恶性疟最危险,可能在24小时内发展为脑型疟,出现意识障碍、抽搐甚至昏迷。特别要提醒的是,有些病例初期症状不典型,容易被误诊为感冒。
  记者:在诊断和治疗方面,我市有哪些应对措施?
  石峰:
在诊断方面,血涂片镜检仍是金标准,由市疾控中心提供确诊服务。在治疗上,目前,克拉玛依所有综合医疗机构都建立了规范的疟疾病例报告和处置流程,药品由市疾控中心贮备,专业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类型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案。
  记者:对有出境计划的市民或出国务工的职工,您有哪些具体的预防建议?
  石峰:
建议分三个阶段做好防护:出行前,要查询目的地疟疾流行情况,可以登录中国疾控中心网站查看最新疫情;到医院相关门诊咨询,必要时服用预防药物。在疟区期间,必须做好防蚊措施。回国后,要继续服用预防药物4周,一旦出现发热要立即就医并详细告知旅行史。

责任编辑:张冰
本期编辑:王丽媛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