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克拉玛依快讯

关于鼠疫,你知道多少?

2025-05-23  

  克拉玛依融媒记者 张冰

  夏季来临,随着气温升高,鼠疫等虫媒传染病进入流行季。作为我国法定甲类传染病之首,鼠疫防控不容忽视。针对市民关心的症状识别、高危人群和防护措施等问题,记者专访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消毒与病媒生物消毒科高级实验师叶刚。

  记者:什么是鼠疫?

  叶刚:鼠疫是由鼠疫耶尔森菌引起的烈性传染病,在我国被列为甲类传染病之首,俗称“一号病”。它具有发病急、传播快、危害大的特点。

  记者:鼠疫主要有哪些类型?

  叶刚:临床上主要分为三种类型:最常见的是腺鼠疫,表现为淋巴结肿大疼痛;最危险的是肺鼠疫,会引起严重的肺部感染;还有败血型鼠疫,会导致全身性感染。其中肺鼠疫的传播速度最快,危害性最大。

  记者:这种疾病主要通过哪些途径传播?

  叶刚:传播途径主要有三种:一是通过跳蚤叮咬传播,这是最主要的传播方式,病鼠身上的跳蚤叮咬人后就会传播病菌;二是直接接触传播,比如宰杀、剥食染疫动物时,病菌可能通过皮肤伤口进入人体;三是飞沫传播,肺鼠疫患者咳嗽、说话时产生的飞沫中含有大量病菌,容易造成人际传播。

  记者:哪些动物会传播鼠疫?

  叶刚:鼠疫染疫动物包括啮齿类动物(鼠类、旱獭等)、野生食肉类动物(狐狸、狼、猞猁、鼬等)、野生偶蹄类动物(黄羊、岩羊、马鹿等)、家养动物(犬、猫、藏系绵羊等)。其中,最主要的传染源是啮齿类动物。

  记者:在我市,哪些人群需要特别注意防护?

  叶刚:从流行病学调查来看,在我市,野外工作者、油田作业人员、牧民、户外旅行人员等容易接触到染疫动物及其媒介的人群感染风险较高。但要特别强调的是,人类对鼠疫没有天然免疫力,所有人都可能感染鼠疫,我们每个人都必须提高警惕。

  记者:如果感染了鼠疫,会有哪些症状表现?

  叶刚:鼠疫的潜伏期通常为1—6天。主要症状包括:突然发高烧、打寒战,伴有剧烈头痛和全身酸痛;腺鼠疫会出现淋巴结肿痛;肺鼠疫患者会很快出现咳嗽、胸痛、咳血痰等严重呼吸道症状。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必须立即就医。

  记者:在预防方面,您有什么建议?

  叶刚:预防鼠疫要牢记“三不三要”原则。“三不”是:一不接触、不剥食野生动物;避免接触病死的老鼠、旱獭等动物。二不在鼠类、旱獭等动物洞穴周围坐卧休息,防止被跳蚤叮咬;三不私自捕猎疫源动物,减少与疫源的接触机会,降低感染风险。“三要”是:一要在野外活动时做好防护,使用驱虫剂防止跳蚤叮咬;二要保持良好卫生习惯;三要在出现临床症状时及时就医。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夏季野外活动增多,市民千万不要因为好奇去逗玩野生动物,尤其是荒漠地区的鼠类和山区的旱獭。如果出现发热等症状,要立即就医并如实告知医生近期旅行史。只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鼠疫是完全可控的。

责任编辑:张冰
本期编辑:吕梦婵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