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克拉玛依快讯

采油工艺研究院(监理公司):从“零”起步 创新逐“绿”

2025-04-30  


马明伟。新疆石油报记者 徐志远 摄

  单位:采油工艺研究院(监理公司) 
  感言:哪里有“风光”,哪里就会有新疆油田新能源发展的星星之火,也必将在新疆成长为燎原之势。我们也会在新疆油田公司能源转型发展的征程上携手共谱青春奋斗新华章。

  
2022年1月,在新疆油田公司加速推进能源转型发展的背景下,新能源研究所应运而生,团队建立之初仅有18名成员,平均年龄不足30岁,但却肩负着推动能源绿色转型、油气新融合发展的光荣使命。
  团队三分之二以上的人员都是从事传统油气的跨界者,面对全新的领域,一时间难以理出头绪。最终,大家决定从政策入手。为了加强新能源政策解读的时效性,团队创新建立起新能源政策解读周报机制,围绕最新的新能源产业政策开展定期解读,并为油田新能源发展提出机会、建议。
  截至目前,该团队已解读政策文件超350项,发布127期政策专报,实现了新能源业务的快速起步和稳健发展。
  稠油生产用气大一直是困扰油田多年的问题。如何在不影响稠油产量的情况下减少碳排放,实现稠油清洁生产?该团队优选高温光热制蒸汽技术为攻关方向。但在讨论光热镜场及储能设计时,团队分成了两派:“配储派”认为应该以高品质蒸汽的稳定供给为目标,保障稠油的稳定生产;“直热派”认为应该以项目的经济性为目标,确保项目效益运行。最终,通过摸索和反复论证,最终决定以经济性为首要目标,采用小定日镜+半边布置来编制可研方案。
  2023年9月,《重37井区高温光热利用先导试验工程》方案完成并顺利批复,中石油首个稠油高温光热试验工程正式进入现场。如今,光热镜场已完成铺设,高耸如云的集热塔也在缓缓升起。
  虽然稠油的问题初步得到解决,可还有稀油。在新疆油田零碳井场建设的艰巨任务面前,该团队再次陷入困境。
  新疆油田拥有超两万口油井,供能条件差异大,有的地方甚至没有电网。先干哪些,用什么技术,团队一时间无从下手。最终,项目组分成了离网型、并网型、间抽、连抽四个小队,各自开展前期工作。
  一个多月的时间里,经过反复印证讨论后,大家将突破方向锁定在光伏直驱技术与新型储能系统的深度融合上,大胆提出“光储直柔”一体化解决方案,为每口井量身定制“光伏+储能+智能控制”解决方案。
  历经10个月反复雕琢,《新疆油田零碳/近零碳井场先导试验工程》与《新疆油田2023年分布式光伏项目》两项方案顺利通过股份审查、并获得投资批复。
  截至2024年年底,136口零碳井分布在新疆油田的各个角落,年节约柴油1435吨,减少碳排放0.62万吨,相当于在戈壁滩种下9万棵树,实现了油田生产用能模式的革命性突破。

责任编辑:姜蕾
本期编辑:方伟秦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