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克拉玛依快讯

采油一厂靶向治疗除“病灶”

2025-02-19  

  新疆石油报通讯员 白媛媛
  2月7日早晨9时,新疆油田百里油区的戈壁滩上寒风刺骨,气温逼近零下27摄氏度。采油一厂第三采油作业区采油二班副班长李炜裹紧厚重的棉工服,走向CHD8901井。这口“功勋井”是他每天巡检清单上的重点关注对象。
  在李炜的工具包里,有本已经磨破封皮的“油井病历本”,密密麻麻记录着每口井的“生理指标”。“现在年轻人爱讲大数据,我们采油工自己的‘大数据’就在这本子里。”他笑着拍了拍自己的笔记本。
  “嗡——咔!”还未走近CHD8901井井口,一阵短促的金属摩擦声就从抽油机底部传来,在寂静的戈壁中格外刺耳。李炜瞬间绷紧神经——这口井的“呼吸声”他再熟悉不过,今天的节奏明显异常。
  他快步上前,按照流程熟练地检查设备。减速箱温度偏高、压力表指针轻微抖动、电机电流波动超过正常值3%……一连串数据让他眉头紧锁。当他俯身贴近抽油机基座时,一股淡淡的原油味混着铁锈味钻入鼻腔。  
  “地下管柱可能出问题了。”经验告诉李炜。他一边记录数据,一边用对讲机呼叫值班室:“CHD8901井载荷异常,申请紧急停机排查!”
  11时20分,技术员钱卫东带着示功仪赶到现场。图纸上的曲线验证了李炜的判断:示功图呈“刀把状”,是典型的泵漏失特征。但问题究竟出在深井泵失效,还是油管螺纹松动?常规检泵作业至少需要停井48小时,但这将产生较大的经济损失。
  “不能蛮干,得靶向治疗。”李炜抓起保温杯灌了口浓茶说道。 
  在仔细商讨后,两人迅速找到了解决方案,并展开了一场与时间的赛跑。在不停井的情况下,两人通力合作,对这口井进行了“微创手术”,保证了油井的正常生产。
  当CHD8901井重新响起均匀的运转声时,已是正午时分。李炜的工作服结满冰碴,双手被冻得通红,但他不忘拿出笔记本,写下了这样一段话:油田没有“小毛病”,每个异常都是地层发出的求救信号。我们得像老中医一样“望闻问切”,更得像特种兵执行任务般“快准狠稳”。
  正是这股子认真劲儿,才让李炜每次都能及时发现问题并妥善解决。当问起这次靶向治疗的经验时,李炜说:“其实油井和人一样,只要对症下药,就能祛除‘病灶’。”

责任编辑:屈斌
本期编辑:方伟秦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