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克拉玛依快讯

克拉玛依:持续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2025-02-08  

  克拉玛依融媒记者 黄富国 

  “市中心医院搬走后,政府开始对医院旧址进行改造,每次经过这里都能看到新的变化。听说这里要建一座未来科技产业园,这些年,克拉玛依科技创新发展给我们生活带来了很大便利,希望这座产业园能够帮助克拉玛依科技事业蒸蒸日上。”1月28日,市民张伟民说。

  克拉玛依市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区域科创中心建设成效显著,新增4家自治区重点实验室,院士工作站数量增长50%,R&D经费(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经费)首次突破10亿元,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0.86%,居全疆第二。

  近年来,我市坚持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构建财政科技投入保障体系,完善创新人才激励与扶持政策,激活平台集聚科技创新要素,孵化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一批高端人才、落地一批高端项目,带动科技创新能量不断集聚,夯实科技创新“硬支撑”,塑造了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2024年10月15日,我市成功举办2024首届北疆科技创新对接交流会暨火炬科技成果直通车(北疆站)活动,北疆技术交易中心(克拉玛依科技大市场)正式揭牌,并与上海技术交易所签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等50家高校院所集中入驻北疆技术交易中心,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集中便捷高效的平台。

  “北疆技术交易中心(克拉玛依科技大市场)由政府搭建,选址在克拉玛依未来产业科技园,致力于提供产业研究、成果推广、产学研合作、技术经理人培育、技术合同登记等全链条、多门类、‘一站式’功能齐全的专业化科技服务。”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十四五”以来,克拉玛依市围绕强化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先后制定实施了20余项科技创新政策,科技计划管理改革深入推进,科技重大专项、后补助管理、“揭榜挂帅”等项目先后启动实施,科技经费“包干制”试点运行,大型科研设备共享全面推进,财政科技支出年均增速达到30%。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十四五”以来,克拉玛依投入科技经费9609万元,开展科技计划项目236项,带动企业投入研发经费4.59亿元,聚焦油气田开发、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重点解决产业链主体创新能力不强、缺少核心技术的现实问题。

  “研发经费的连续突破彰显的是克拉玛依市全力打造北疆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的决心和信心。”该负责人说。

  去年11月20日,在新疆科技创新大会上,新疆油田公司首席专家、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唐勇获评自治区科学技术奖特等奖,新疆油田公司、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等单位的13项科技成果获评科学技术进步奖。克拉玛依获奖数量占全疆的11.7%。

  克拉玛依获奖项目呈现出驻市央企带动克拉玛依本地企业联合研究的特点,既充分发挥了驻市央企在技术、人才、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又提升了克拉玛依本地企业的科研水平与创新能力,促进本地企业更好地融入油气产业发展链条、实现协同发展。

  技术合同认定登记是技术要素市场体系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对加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推进相关税收优惠政策落实落地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衡量一个地区科技产出和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2024年,克拉玛依技术合同成交额达12.6亿元,增长27.3%,位列全疆第二。

  过去一年,克拉玛依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34家,增长21.9%,全市拥有有效发明专利数、高价值发明专利增长率均超过10%,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6.2件,位居全疆前列,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受理专利预审申请810件,再创历史新高。

  在科技人才保障方面,市委、市政府专项安排落实科技人才在住房、就医、配偶就业、子女就学、薪酬待遇等方面的保障。去年,通过自治区“一事一议”战略以及市委、市政府积极对接争取,陆军、王铁冠院士工作站成功落地,克拉玛依院士工作站达到6个,位居全疆各地州市之首,并成功引进了田志坚研究员团队。“十四五”以来,克拉玛依共培育优秀科技创新人才30人,骨干科技创新人才20人,创新杰出青年人才10人,49人入选自治区“天山英才”科技类项目,科技人才带动创新格局逐步建立。

责任编辑:景璐
本期编辑:腊洁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