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克拉玛依快讯

风城油田作业区首次自主规模应用新组合工艺

2024-12-18  

  克拉玛依日报讯(通讯员 吴迪华)截至12月12日,风城油田作业区夏子街转油站“聚结分水+异形波处理”组合工艺已分阶段投产并顺利运行超260天,累计分水约35万立方米,为夏子街新井投产、外输油减负赢得了充足的调整空间。

  2024年,风城油田作业区计划在夏子街区块开发34口井,其中,新井28口、试验井6口。这些井中,22口为稀油井,其他均为页岩油和稠油井,峰值液量约4300立方米/天。随着开发方式和采出液性质的转变,现有工艺已不能满足生产需求。同时,由于压裂返排液的处理难度较大,传统的处理工艺无法处理达标,外输及分水能力受到影响,该作业区增油上产面临严峻挑战。

  为保障夏子街区块平稳上产,风城油田作业区积极组织技术人员通过开展破乳、破聚、除油、排渣关键技术研究,形成了“聚结分水+异形波破乳破聚+曲面板除油+异形波电化学”组合压裂返排液处理工艺技术,最终实现分水指标达到设计要求。

  今年3月,该作业区顺利完成“聚结分水”工艺的优化和投产。这一工艺能够充分利用强亲水界面材料的特性增加水珠的碰撞几率,最终将压裂返排液聚结成大粒径而快速被分离。通过实验对比,在相同温度条件下,聚结装置实现了快速、高效脱水,可日均分水1200立方米。

  今年9月,该作业区完成“异形波处理”工艺调试和投产。该工艺通过利用不同波形与频率传导电能作用于胶体表面,改变其表面电层电荷,使其失去稳定性形成自由基,打破分子链,实现破胶破聚。同时,可与油滴界面膜形成共振,使其变形破裂,实现破乳油水分离。使用该工艺实现了日均分水800立方米,及时缓解了夏子街上产转油站超负荷及不具备处理工艺处理的运行矛盾。

  目前,夏子街转油站采用的“聚结分水+异形波处理”组合工艺在实际操作中展现了短流程、低加药和低能耗的特点,同时具备较强的抗冲击能力和系统稳定性,各项水质指标均符合设计标准。

  风城油田作业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一工艺组合应用是该作业区首次通过自主规模应用解决稀油上产难题,不仅确保了集输后路畅通,还为同行业绿色工艺应用提供了示范和数据支撑。

责任编辑:姜蕾
本期编辑:腊洁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