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克拉玛依融媒记者 王雨萱 文/图
我,小王,一个在克拉玛依医疗领域摸爬滚打了两年多的“微新”记者。
本以为,“城市医疗集团建设”这选题,不过是资源整合、服务升级的老生常谈,心里暗自得意:“小菜一碟嘛。”结果一看要求——“大白话”叙述,瞬间懵圈:“这咋写?写惯了‘高大上’的文章,突然要接地气,讲‘大白话’,还真有点‘水土不服’。”
年轻人的通病——拖延症,我也未能幸免。我安慰自己:“灵感嘛,总会来的。”
结果,灵感没来,总编室老师的电话倒是先响了:“今天12月3日了,你知道的,我从来不催你……”老师的话还没说完,我已经条件反射地接上了:“老师,正在采呢!”说完,深吸了一口气。那就开整!
我火速来到天山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进门就看到几位爷爷奶奶正在全科门诊前排队,脸上还挂着笑容。我心里挺惊讶,看病还能看出幸福感来?
我好奇地上前搭话:“爷爷奶奶,你们咋乐呵呵的?”
“小王啊,你可得好好写写我们这的医疗服务。”明白了我的来意后,85岁的樊世珠奶奶拉着我的手,满脸笑意地说,“以前看病流程太多,现在可方便了,挂号、检查、拿药一下子就搞定了。而且这里的工作人员服务态度好,专业又贴心,像私人健康顾问一样,还给我提健康建议呢。”
“那现在来这里看病,得花多长时间呀?”我的话音未落,爷爷奶奶的话匣子一下打开了:“快得很!现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在家门口,有个头疼脑热,或者要开降压、降脂药,走几分钟就到了。”

银河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为患者做特色中医诊疗——蜡疗。
“是啊,以前看病得跑老远。现在好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能解决这些问题,出了家门就到了,方便得很。”李志坚爷爷说。
原来,城市医疗集团建设不光让医疗资源更均衡了,更重要的是,让老百姓看病更方便、更舒心了。
正当我准备离开时,刚找医生开完处方的陈建克爷爷拉住了我说:“以前要看中医、抓中药,我还得跑到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市人民医院)去。现在我只要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看病,这边开了药,医院那边就直接给我配好、煎好了,还直接送到家门口,方便又省心。”

老年患者在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市人民医院)就诊。
还真别说,城市医疗集团建设的一大亮点就是共享中草药房。听克拉玛依区卫健委的工作人员说,它主要靠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市人民医院)来管理,还用上了互联网、物联网、远程医疗等高科技手段,让基层医生看病开药都更快、更准、更安全、更科学。而且,克拉玛依区的各个基层医疗机构都有这项服务。
这下好了,爷爷奶奶再也不用为了抓个药而“跋山涉水”了,坐在家里,就能享受到大医院的待遇。

患者在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市人民医院)进行雷火灸。
不得不说,克拉玛依的城市医疗集团建设,并非简单的资源整合所能概括,它更像克拉玛依医疗服务体系的一场“华丽转身”,不仅让爷爷奶奶看病更加省时省力,各基层医疗机构也是铆足了劲儿,在原有的常规检查、静脉输液、换药包扎、中医药服务等基本医疗服务项目基础上,逐步增设了30个项目,如眼底检查、内脏脂肪检测等,还有中医外治等特色服务,能够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医生在“共享中草药房”为患者抓药配药。
我又跑到其他几家基层医疗机构看了看,发现这些地方提供的家庭病床等服务,更是得到了行动不便人群的认可。
还有银河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试运行的互联网医保支付结算系统,让体验过的人都赞不绝口。克拉玛依区其余几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于12月底全面上线互联网医保支付结算系统,并同步实现互联网复诊、线下药品配送,这简直就是医疗界的“网购”嘛。
写到这,我不禁感叹,从最初的毫无灵感,到如今打字的手停不下来,克拉玛依的城市医疗集团建设真是让人刮目相看,实打实地提升了医疗服务效率,看病就医一环扣一环,顺畅得让人直呼“牛”,老百姓也省心省力,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不就是医疗改革最美好的样子吗?

责任编辑:刘奎 本期编辑:腊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