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克拉玛依快讯

她用5年时间复绿271亩国家级公益林地

2023-06-17  

  克拉玛依日报讯(全媒体记者 王素娟 邓皓洋 张晶 张海兰 通讯员 达尼尔·朱马哈力)6月16日上午,张莲从独山子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手里接过了植被恢复验收合格报告,还有被退还的20万元复绿保证金支票。

  这意味着,她的“补植复绿”路成功了。

2017年,王兵在非法开垦的国家级公益林地上种植了棉花。此为现场图。(图片由独山子区人民法院提供)


  张莲是克拉玛依市克拉玛依区小拐乡团结村村民。2012年至2015年,张莲的丈夫王兵先后开垦了271亩荒地种植棉花。

  2018年,王兵被独山子区人民检察院以非法占用农用地罪公诉至独山子区人民法院,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6个月,缓刑3年,并处罚金8000元。同时,判决王兵在3年内对毁坏的林地进行恢复,即“补植复绿”。超期不能恢复,他将赔偿国家经济损失180余万元。“补植复绿”在独山子区人民法院和检察院监督下执行。

  “补植复绿”是司法机关在办理破坏环境资源类案件中的恢复性司法理念的贯彻和体现,旨在让行为人承担刑事责任的同时,承担起修复生态的责任,使受损的生态得到及时有效恢复。

2017年,王兵在非法开垦的国家级公益林地上种植了棉花。此为现场图。(图片由独山子区人民法院提供)
 

  张莲说:“开垦时不知道是国家级公益林地,具有防风固沙的作用,更没想到会违法。幸好法院给了我们补救的机会。”

  这个判决,让张莲夫妇感受到了司法的温情。

  就在夫妻俩主动缴纳20万元“补植复绿”保证金,准备开始修复生态时,王兵却因多年前参与一起赌博案被判入狱。此后,张莲带着俩儿子,走上了“毁林易造林难”的复绿之路。

  2019年,张莲雇了播种机,将2000余公斤沙枣果和梭梭籽播到地里,但出苗寥寥无几。第一次种植,失败了;2020年,她又请人开沟、铺设滴灌设备,从伊犁哈萨克自治州购买了10万株梭梭苗和榆树苗,雇了200余名工人用10多天栽种完,后因客观因素导致大量苗木干枯死亡。第二次种植,只成功了一半。

今年,张莲完成了“补植复绿”任务,梭梭柴和小榆树等重新长在了国家级公益林地上。克拉玛依日报全媒体记者 田华英 摄
 

  眼看不能在3年内完成任务,2020年,张莲向独山子区人民法院递交了2年延期完成的申请并得到同意。2021年,她再次购买了5万余株梭梭苗进行了补种。

  2023年6月1日,克拉玛依市多部门工作人员组成联合验收组,对张莲“补植复绿”情况进行了现场查验。

  6月16日,在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的前一天,张莲收到合格报告,说明她补种的林地,恢复了防风固沙、保护生态的作用。

  5年来,张莲为“补植复绿”花了近50万元。艰难的补种过程让他们全家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张莲说:“常见的梭梭,种活却那么难!”

今年,张莲完成了“补植复绿”任务,梭梭柴和小榆树等重新长在了国家级公益林地上。克拉玛依日报全媒体记者 田华英 摄


  独山子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徐鹰说,从“违法开荒人”变成“植树造林人”,他们一家人通过“补植复绿”的方式,修复了受损的生态环境,承担了相应责任,此案实现了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双赢。

责任编辑:田华英 王雯婧 李芳
本期编辑:王若惟


点击下图查看壹景阁花园微沙盘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