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31日,市人大举行优化营商环境专题问询会
市委、市政府将不断加大对本地制氢设备制造企业、氢能基础设施设备制造企业及氢能终端产品企业的关心力度,建立健全氢能产业投融资服务机制,对氢能产业关键零部件企业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给予投资、融资和信贷支持,鼓励企业立足自身优势,提高产品竞争力。
“除此之外,人才也是氢能产业快速发展的关键。”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
为进一步完善创新机制,吸引并留住氢能行业人才,克拉玛依市将进一步完善行业人才引进、培养和储备机制,联合知名氢能研究机构,开展氢能和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研究,积极创造条件引进氢能和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领域的国内外优秀人才及团队。
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氢能产业之发展于克拉玛依市可谓“路漫漫其修远兮”,但只要“积跬步以致千里”,将这些有力措施实施到位,就一定能为氢能产业在克拉玛依市迅速起步夯实基础,并最终有所收获。
“引凤来”
优化营商环境
为了实现氢能产业开局起步良好,克拉玛依市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创新招商引资思路,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并重,延伸氢能企业招商引资渠道途径,主动上门“引凤”,取得一定成效。
2022年11月14日,上海援克前方指挥部召开产业援克暨重点招商项目推进会,计划深入推进氢能产业领域科技成果在克拉玛依市的落地转化,并全力配合推进克拉玛依市氢能产业重点项目的落地建设;2022年12月21日,独山子区政府与爱德曼氢能源装备有限公司在上海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2022年12月24日,克拉玛依市与源网荷储新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上海纽若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举办了座谈交流会,加快推进氢能产业链项目落地。

市政务服务中心按功能划分设10大综合服务区域,进驻市、区政务大厅各窗口部门超过70家,年咨询和办件量超过19万件
为进一步厚植氢能产业发展基础,市委、市政府以优化营商环境为抓手,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深入贯彻落实国家、自治区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一系列部署要求,扎实推进惠企各项政策活动,不断完善涉企执法和服务企业制度机制,进一步促进各区、各部门营商环境整体服务效能提升,充分释放市场主体活力、创造力和内生动力,为优先发展氢能“筑巢引凤”。
“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未来,我们希望依托克拉玛依市的优惠政策、区位优势及炼化生产基地的绿电资源和产业优势,在绿氢生产、氢能公交制造、加氢站建设、氢燃料电池生产等氢能相关产业方面达成更多合作,实现互惠共赢。”爱德曼公司副总经理徐真说。
克拉玛依市一直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为进一步推动营商政策清单化落实,吸引外来氢能企业投资落地本市,克拉玛依市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挂帅,17个专项组协调联动的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实行“周例会、月总结”的调度机制和“AB岗零缺位”制度,形成《优化营商环境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措施执行情况汇总清单》《年度优化营商环境重点工作任务清单》《克拉玛依市第一批营商环境问题整改清单》等任务清单,促进优化营商环境各项政策措施见实见效。
2022年,克拉玛依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在全疆率先出台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服务效能42项措施,100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全部实现“就近办”“全市通办”“跨省通办”
同时,市委、市政府深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持续优化政务服务环境,不断提高企业和群众办事的效率和便利度。克拉玛依市出台的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和首批优化营商环境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多项改革举措在全疆领先。同时,克拉玛依市坚持用法治思维统领营商环境建设,获得了首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称号,“商事制度改革”典型经验做法获得国务院通报表扬。
随着一系列积极主动的“引凤”营商环境优化政策不断落地,让外地氢能企业源源不断“筑巢”克拉玛依成为可能,也为克拉玛依市高质量发展增添了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