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克拉玛依快讯

化工新材料“西部明珠”愈发闪亮——独石化致力于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不断塑造新动能新优势

2025-02-10  

  克拉玛依融媒记者 娄林毅 通讯员 李志强 赵贞

  在国内首次成功开发出气相法聚烯烃弹性体(POE)生产技术,当年试产、当年扩量,年产量突破万吨大关;和中国石油集团石油化工研究院联合研发高性能官能化溶聚丁苯橡胶SSBR3540F,达到欧盟标签法规双A级,拿到了进入欧洲等国际市场的“绿色通行证”……

  2024年,独山子石化公司(以下简称“独石化”)坚持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致力于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加大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推进力度,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不断塑造新动能新优势,做化工新材料国家级原创技术“策源地”,这颗化工新材料“西部明珠”愈发闪亮。

强化自主创新
突破瓶颈制约

  POE即聚烯烃弹性体,常温下拥有橡胶的高弹性和韧性,在高温下还能够塑化成型,具备优异的耐候和耐老化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光伏电池、汽车部件等领域。目前,全球和国内POE市场规模正稳步增长,我国已经超过北美、欧洲、日本和韩国的需求,成为全球最大的POE消费地区。截至2024年上半年,全球POE生产企业仅有8家,产能合计约300万吨/年。2017至2023年,我国POE进口量从22.44万吨持续增加至85.9万吨,国内POE产能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的问题日渐突出。

  2024年5月,独石化按计划成功转产POE,在国内首次实现气相法生产聚烯烃弹性体技术新突破;8月进行了再次批量生产;11月开始组织第三次扩量稳定长周期生产。截至当年年底,独石化生产POE系列新产品突破万吨大关,有效增强了市场上话语权和竞争力,拓展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为做好营销和售后服务,独石化成立专项营销队伍,开展POE市场调研与产品推广,推动产品多领域试用。截至目前,产品得到光伏胶膜、汽车改性等领域龙头企业的充分认可,应用领域已覆盖接枝改性、制鞋、线缆改性、冷拉伸套管膜、CPP流延膜、耐磨管道等10余个领域。

  今年1月,独石化“气相法聚烯烃弹性体(POE)技术开发及商业化”成功入选2024年中国石油十大科技进展。

  “我们将进一步总结POE产品的研发、生产、营销推广经验,充分利用目前产品客户认可度高的基础条件,努力把技术领先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在国内POE产能逐步释放、市场竞争不断加大的局面下,抢占先机、赢得主动,加大新产品研发力度,加快装置升级改造进度,力争3年内具备24.4万吨/年产能规模,推进国产化技术再上新台阶。”独石化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2025年,该公司将继续优化产业结构层次,构建完整的POE新材料产业体系,力争全年实现进一步扩量生产任务目标。

强化产业引领
做大“中国制造”

  我国是轮胎生产、消费和出口大国,轮胎产量约占全球的1/4,但在产品高端化方面与国外先进水平还有较大差距。面对国外橡塑新材料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封锁,结合国内产业升级发展需求,独石化基于构建形成的“小试—中试—工业化生产”全流程研发体系,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工程设计公司,着力开展技术攻关。

  2024年,该公司在填补双官能化溶聚丁苯橡胶国内空白的基础上,在多个新产品研发、生产等方面取得新进展,不仅完成了6万吨/年溶聚丁苯橡胶装置成套技术工艺包开发,还实现了国内首个自主技术高苯乙烯含量双端基官能化溶聚丁苯橡胶SSBR3540F的工业化生产。

  其中,新产品SSBR2858DF是国内首个连续稳定生产的双端基官能化溶聚丁苯橡胶产品,主要用于制作轮胎胎面,成功打破国外同类高端橡胶在国内的垄断地位。SSBR2055DF2创造了工艺技术再创新应用的典范,突破了双端基改性中高门尼SSBR的生产技术难题,是国内首个间歇法高门尼双端改性产品,在抗湿滑性能与滚动阻力性能方面实现较大提升,其良好的耐候性及跨季节应用特性受到下游客户青睐,性能评价达到欧盟标签法规双A等级。

  SSBR3540F是高苯乙烯含量双端基官能化溶聚丁苯橡胶新产品,也是首款采用自主技术生产达到欧盟标签法规双A等级的高性能官能化溶聚丁苯橡胶产品。与目前国内普遍使用的B、C级轮胎相比,使用双A级轮胎的轿车百千米油耗可减少0.15至0.25升,每小时80千米车速下刹车距离可缩短3至7米。SSBR3540F产品对标国外先进牌号,可实现进口替代,适用于国产高端新能源车和燃油车。

  独石化相关负责人表示,2025年,该公司将坚持“研产销”协同发力,以科技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让“拳头”产品具有更高的市场占有率,让“巨人”产品具有更强的市场影响力,为国产轮胎进一步提质升级做出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陈丽
本期编辑:边瑞雪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热门视频